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

孔子作為一個政治家,在生前意志不伸,被世人形容為「累累若喪家之狗」;孔子作為思想家、教育家,在身後不斷被神化,不但封王封聖,還整出「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這樣的話語來。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這句話出自《朱子語類》,朱老夫子前前後後都在說:堯舜再偉大,沒有孔子就沒人理解他們;孔子再偉大,沒有孟子就沒人理解他;孟子再偉大,沒有二程就沒人理解他。漢唐以來,其他儒們,都渾渾噩噩如在夢中,只有韓愈說得似是而非。好傢伙,都別攔著我,讓我分別替鄭玄、王弼、周敦頤、邵雍等大儒,賞這老兒幾口唾沫吧。

別心疼啊,朱老夫子躲得快著呢。他又說了,這句話不是他發明的,而是「唐子西嘗於一郵亭梁間見此語」。唐子西名唐庚(1069-1120),字子西,眉州人。據《唐子西文錄》載:「蜀道館舍壁間題一聯雲:『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不知何人詩也。

程朱一派維護孔子,往往拿肉麻當有趣。「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這等露骨的話,他們非當成寶。以致於造成反彈,批評的聲音也漸漸興起了。明代狂士李贄在《贊劉諧》一文中皆「聰明士」劉諧之口表達了他的不屑——「怪得羲皇以上聖人盡日燃紙燭而行也!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再後來,還有人寫了一首打油詩諷刺之——「天不生仲尼,萬古長如夜;天既生仲尼,長夜復長夜!

發展到清代,程朱的光環不再,有些人疑心程朱錯解了孔子,那些得勢的程朱派,就開始左右開弓,袒護程朱。在他們看來,如果周公、孔子與程朱有分歧,那也是周孔的錯,不是程朱的錯。梁啟超《儒家哲學》一書中這樣描述:「其間擁護程朱的,多半是闊老,一面罵陸王派為狂禪,一面罵漢學家為破碎,反抗程朱,便是大逆不道——『寧說周孔錯,不說程朱非』。

發展到這一地步,已經不是學術流派,而更像是宗教派別了。

不要以為,只有中國的文人黨同伐異,其實古今中外都是如此。曾幾何時,古希臘那位發現了無理數的畢達哥拉斯學派數學家,不就是被他的師友給弄死了嗎?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前幾年,有一本書特別受歡迎,那就是《萬物簡史》。在《萬物簡史》第二部《地球的大小》的開篇,赫然有這麼一行字——

大自然和大自然的法則藏匿於黑夜之中;上帝說,讓牛頓出世吧!於是世界一片光明。

翻譯一下,不就是「天不生牛頓,萬古如長夜」嗎?當然,這句話不是無名氏的題壁,而是一個叫做亞歷山大·蒲珀的人說的,有名有姓。

最後我想說:古往今來的偉人各有其偉大,但偉人的腦殘粉大多相似。

天不生牛顿,万古如长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