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山在召唤,我必须出发

早就梦想踏上贺兰山之巅,终于成行,自然兴奋不已!

生于斯,长于斯,爱恋这北地朔方。巍巍贺兰,长河不息。山,横亘东西挡住了腾格里和乌兰布和沙漠的侵害,守护了宁夏平原;水,如苍龙盘旋,穿山裂谷,九曲十八弯,从祁连山余脉和腾格里沙漠交汇的峡谷,涌向了宁夏地堑,养育出塞上江南。

群山在召唤,我必须出发

与山对望四十多年,回回都与内心交谈。山是高耸伟岸的,也充满了神秘感。无论精忠报国的岳武穆,一曲踏破贺兰山缺,辞章激越,令人难忘;还是一代宗师,六世达赖喇嘛传教圆寂于贺兰山广宗寺的传奇,带来的神秘感,无时不刻地引诱着我一探究竟!

当天,我所在的户外俱乐部一行18人,沿贺兰山西麓哈拉乌北沟溯溪而上,一步步丈量着脚底下蜿蜒曲折的羊肠小路,置身一片森林旷野。早有牧羊人曾经在此垒石屋居住,如今封山禁牧只留遗址三座。林间,艳丽多姿的野花,葱茏的野草,以及苔藓、蘑菇,无不显示出贺兰山西麓的秀丽,迥异于东麓险要与荒凉。遥想曾经辉煌一世的神秘西夏,一个游牧民族建立起的王朝,能够与宋、金鼎立,贺兰山恐怕也是最好的屏障。你看三关口的险要,逶迤的长城、烽火台,在历次战争中,东麓被烧山清野,连草木也难于存活;而西麓因山的屏障,林木葱郁,躲过劫难。这样遐想着,满目美景,让人感慨于造化的鬼斧神工。自然激发起人类的冒险精神,也刺激着想象力的蓬勃,无数或美妙或励志或残酷或诡异的故事,都被作者不厌其烦地设定在自然环境里。

群山在召唤,我必须出发

报名前,向导反复强调,山区气候十分复杂,突降的风雨,考验着登山者的意志、能力。即使是温暖季节,大雨也可能在山区短时间形成,突然而至。我们就赶上了这样的雨夜。早十点多进山,下午四点前赶到亲和大本营。卸下装备,陶醉于眼前的蓝天,白云,芳草地,野花娇艳地盛开,山泉就在近旁的溪沟里潺潺汩汩地流淌。安营扎寨,经过好一阵子闹腾,旷野带给大家的兴奋劲才算消停。吃饱喝足,夕阳余晖也悄悄消失在夜幕后。本指望夜观星海,不想晚间十点多下起雨来,淅淅沥沥直到凌晨四点多才歇息。倒是免费畅听了一回雨打帐篷交响曲……

迷迷糊糊中,早起的同伴吵醒了林中的鸟儿,那欢腾劲儿,听着就婉转悦耳。雨过天晴,大家心情大好,洗漱,用餐,轻装上阵,直扑敖包疙瘩!两个多小时后,我们成功登顶!从3656米的山巅,极目远眺。山顶,云在歇脚;山坡上,野牦牛悠闲地吃草,据说是六世喇嘛驮经书辎重带过来的;山谷里,雾气缭绕,衬托的林木更加苍翠。远处山间一大片绿洲,向导告诉我们,那就是贺兰山第二高峰陆家台。那样的绿,很有质感,像是一床温暖的绒毯,包裹着酣睡的孩童,那样温柔、体贴地覆盖在贺兰山颠……这番想象后,自己也禁不住哑然失笑。

群山在召唤,我必须出发

“群山在召唤,我必须出发!”正如环保运动领袖缪尔所说,“走向外界,其实就是走进内心”。就想这样一直走下去,一如,在西藏见到的藏民,一路匍匐,步步磕长头,外人看来枯燥乏味,只有登山者自个清楚,内心深处恰是宁静的修行……


文:吴广仁(图片来源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