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鬆:我對深圳“人才房”的質疑

陈劲松:我对深圳“人才房”的质疑

陈劲松:我对深圳“人才房”的质疑

來源 | 世聯行、朱羅紀、深圳新浪房產

封面圖攝影 | 玄偉東

陈劲松:我对深圳“人才房”的质疑

6月5日上午9:00,深圳公佈了“二次房改”試行意見稿,為未來18年深圳住房供應體系擬定了基本路線:商品房、人才房、安居房、公租房按4:2:2:2比例供應。

不少深圳業內對“人才房”佔供應比例20%提出了疑問:

人才房是否應該納入保障房體系?既然是人才,就一定擁有獨特競爭力,且中低層對住房需求比人才房更多,人才房比例是否應當縮小?能否封閉流轉?又會否出現一邊領著“人才房補”,另一邊家屬買著商品房現象?

本文整理了世聯行董事長陳勁松與深圳資深媒體人朱羅紀的觀點,對於“人才房”你有什麼想說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告訴我。

1. 白居易的故事

“長安居,大不易”的故事發生在唐朝,唐朝可以說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鼎盛的朝代之一,其影響一直到今天的“一帶一路”。唐朝有多牛?英國劍橋的教授告訴我說,直到今天,沒有一個國家能超過:

1、GDP佔全球1/3左右,國際貿易佔全球1/2;

2、世界主要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蘭教、道教、猶太教……在中國並行發展,互不侵犯,和諧共處;

3、大唐官員全球招募,日本人、波斯人……只要有能力都可以做官。

也就是說,唐朝真正是“人才”海納百川,傲視群倫了。那麼,怎樣認定誰是人才呢?唐朝的答案確是“不認定”!無論是誰,只要能在長安活下來,就是人才!

即使如白樂天這樣的頂級大才子,從河南新鄭移居洛陽,已詩才“元白齊名”,到長安之後也沒有“人才房”待候。從“長安居,大不易”到“香山才,居何難”,故有“居易”之名。可見這真人才,如大丈夫,不患無妻,又怎能患居?

其時唐朝真大國氣象,就是折騰“人才”。就說白居易吧,自以為“人才”,老上書言事,被貶江州、杭州、忠州,再貶洛陽,一生坎坷終成大才,那是歷史認的,不是當朝認的。

2. 袁庚的故事

朋友吳文媛告訴我一段袁庚論及“人才房”的故事,她說:我和袁庚交集不多,也就一兩次,但是他人格的尊貴震撼了我。有一次我問他:袁董,如果為了吸引人才,我們蓋人才公寓不好麼?租或者免費給人才不是更好嗎?

袁庚很有深意地看著我說:我越完備地提供生活資源,一個人就越會對我產生人身依附。只有一個獨立的自由人,才可能有創造力啊!

吳文媛說:“我們現在的社會關係中,一是血緣,一是工作,這兩種關係中都有極大的依附內涵。我們的目標是建設一個好的社會,而不是投奔某個好的機構和單位。”

文媛說的都太高了!關鍵什麼是好的機構?什麼是好的單位?“人才”怎麼知道?他唯一知道的是有“人才房”啊。於是乎,機構和單位不在爭取“人才房”上下功夫,到哪兒去吸引“人才”?而什麼是“人才”已經是其次的了!

我不知道深圳的幾個大人才當時有沒有“人才房”?比如任正非、馬化騰、王石、徐少春……據我所知,連微福利房都沒有!

我不知道現住在“人才房”中的還有多少“人才”?有多少“人才”還購買了商品房?有多少“安居房”是在出租的狀態?有多少“人才”在遷居之後,把“人才房”再交給“人才”住?

如果這些問題不算是問題,應該補貼“認定的人才”的話,給錢補貼不是最簡單明瞭的嗎?否則“江山代有人才出”,後來的“人才”怎麼辦呢?

3. 單位自建人才房

電視上看到劉強東和董明珠非常豪爽地向員工宣佈說:“每人一套房,而且成本價賣給員工”的時候,我真是無地自容啊!同樣交稅,同樣是企業,我們員工同樣在拼搏,同樣在受高房價的壓迫,甚至同樣是上市公司,怎麼我們就沒有地建房呢?

“京東”和“格力”的員工就是“人才”,我們的員工就不是“人才”?這是誰這麼規定的?怎麼規定的呢?

是按交稅額度多少來分?還是按員工人數來分?是按行業來分?還是按科技含量來分?只要有標準就好,就怕內部掌握。

這件事,不能說多,全是淚!怕是這麼優勢的企業,政府既有產業支撐,又有行業補貼,還加上“人才房”,然後這些享受了“成本價”的員工,再去市場上搶商品房怎麼辦?有誰管嗎?誰能管得了嗎?

4. 香港的居屋富戶

香港的居屋,不是“人才房”,是賣給“夾心”階層(按收入來分)的,這幾十年下來,出現了大量的“居屋富戶”:

ⅰ、已經富足了,就不住了,但也不退,空置在那裡;

ⅱ、將居屋租給別人;

ⅲ、自己還住,也在外面買商品房。

對此,香港房屋署要花大力氣清理才行,執法成本非常高。我們雖然規定分配“人才房”戶不得再購買商品房,但凡中國人都知道這件事太好辦了——離婚!我覺得引誘人“離婚”的制度,都不是好制度。

5. “人才房”應該怎麼辦?

租賃,只有租賃才是解決“人才房”的關鍵要素!覺得你是“人才”,分配你“租賃人才房”,補貼一些也沒所謂,解決落腳問題。“租賃房”真是為了住的,不是為了佔的、炒的。

“共有產權”也有管理問題,租賃房沒這個問題。關鍵是租賃住房是真正的國家的城市資產,雖然也會被尋租,但不會被侵佔,侵吞。

6. 有那麼多租賃房源嗎?

當然有,就在存量!為什麼市面上租賃房源不夠?那是因為空置房屋沒有什麼代價。

“房產稅”一直“只聞樓梯響,不見人下來”的原因是“房產稅”肩負了太多使命:又要平抑房價,又要社會公平,還要考慮各種產權類型的平衡。

這就永遠處於“讓房產稅太沉重”的討論中,其實,只要學香港的“差響稅”就夠了:

不論什麼一套、二套,也不管什麼大小產權,更不論什麼公寓、住宅、寫字樓、商業、廠房等等,只要是房屋,請一年交一個月的房租(差響估值)!如果房價上漲的太厲害,就交二個月的房租。

能解決空置問題,房產稅功莫大焉!又公平,又簡單,關鍵是建立了“房子是為了住的”概念。

【深圳房產在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