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不知道小菠菜們有沒有聽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女司機被歹徒強暴了,當時車上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說話,除了一個男人。後來,女司機把這個男的趕下車,一腳油門踩下去,拉著全車人衝下懸崖,無人生還。

問了一圈身邊人,大多數都聽過這個故事,有人還是在上學時《讀者》上看到的。

波叔最早是在2001年,通過一部小短片知道的——《車四十四》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全片只有11分鐘,卻在電影圈裡一鳴驚人。

獲選第58屆威尼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獎;

第55屆戛納國際電影節導演雙週特約影展影片;

2002美國聖丹斯電影節評委會特別表揚獎;

2002佛羅里達電影節最佳短片大獎。

當時影片發行權受到英國、美國、法國、意大利、日本等多個國家高價購買,卻遲遲沒在中國上映,官方說法是由於國內沒有短片電影的專業發行渠道,沒機會和國內觀眾見面。實際上就是過不了審。

短片講的便是文章開頭那個故事。

一位女司機正開著44路公交車,行駛在人煙稀少的鄉路上。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車上一群冷漠的乘客,後來一個年輕的小夥在路邊招手上車,讓沉寂的公交車多少有了一絲新鮮空氣。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中途,兩個男人上了車,直接從衣服裡掏出匕首,威脅乘客索要財物。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車上有15名乘客,一個女乘客,其餘14個都是大老爺們,沒有一人出聲反抗。

其中一男的不願意給錢,被匪徒惡拳亂揍了一通。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女司機看不下去了,勸大哥把錢給了吧。和錢比起來,還是命重要。

車上的大老爺們還是一句不吭。

搶完財物正準備下車,其中一個歹徒竟對女司機起了色心,強行把她拽下車。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女司機拼了命的求饒、反抗,結果換來一頓暴打。

那位剛上車的小夥忍不住了,站起來問,誰要和我一起去救女司機。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車內鴉雀無聲。有一位中年男人剛想站起來,卻被坐在旁邊的女人阻止了。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沒有幫手,手無寸鐵的小夥還是決定下車救女司機。人單力薄,不僅沒阻止得了歹徒的暴行,還被捅傷了腿。

更諷刺的是,小夥前腳下車,乘客後腳就開始扒窗戶望,像看大戲似的。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女司機衣衫不整地回來了,怒憤地盯著車上每一個人看。然後把救人的小夥一人撂下,開車走了。

在一個橋邊,一輛警車開過。警察叔叔說,出事的是44路公交車,全車沒有生命跡象……

短片開始就告訴觀眾,這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

波叔特意去考證了很多,但始終沒有找到相關新聞報道。

後來在一篇關於《車四十四》導演伍仕賢的專訪中,發現了一些線索。

伍仕賢和龔蓓苾(飾演女司機的演員,也是伍仕賢的妻子)相識於1998年,兩年後走到一起。2001年,龔蓓苾說了個耳熟能詳的故事,告訴他可以拍:一輛大巴在荒郊野嶺被搶劫,罪犯垂涎女司機貌美,意圖對其不軌,滿滿一車人除一青年男子外無人阻攔,司機回來後將男子趕下車,蓄意造成車禍,全車人死亡。

這個在2001年就廣為人知、耳熟能詳的故事,真相到底是什麼,波叔不清楚。但同年,有另外一起案子,可以說是聞所未聞的案件,當時處理此案件的警察都驚呆了——臥鋪客車強姦案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2001年9月19日下午2時30分,一輛牌號為川E-05507的長途臥鋪班車從古藺縣開往廣東省東莞市。車上除了3名工作人員,還載有42名乘客。

當天晚上10點,大部分乘客都入睡了。滿身酒氣的王雨善來到一個名叫巧妹的小姑娘床鋪邊,說要跟她“交朋友”。

他扯過一張薄被給巧妹蓋上,一隻骯髒的手順勢摸進被子裡。巧妹大驚,大喊掙扎。王善雨立馬拿出一把鋒利的牛角小刀抵住咽喉,敢動就殺了你。

就這樣,色膽包天的王善雨輕而易舉地強暴了這位19歲的姑娘。

9月20日中午,大巴進入貴州省境內。王善雨和同行的安某(17歲)一同再次姦汙了巧妹。但這一次,被巧妹的三哥阿強發現了。他上前阻止,王善雨繼續亮出那把牛角尖刀——你不要命了?

阿強害怕了不敢動作,圍觀的乘客大部分是精壯男子,但也都面面相覷,沒一人挺身相助。

9月20日晚上,王雨善又盯上了在巧妹對面上鋪的19歲小葉。小葉是和男朋友同睡在一個臥鋪的。

“下來,一邊去!”

“她是我女友,請你高抬貴手……”

“我再說一遍,下來,一邊去!”

在王善雨的威逼下,小葉男友低頭不語,順從地爬下自己的鋪位。

後來,肆無忌憚的王善雨又對前排右下鋪的24歲小女孩阿鳳實施了強姦。

一路上,這個禽獸強姦了3個女孩!!

全程車上的工作人員也知曉,但沒一個人出來制止和報警。

9月21日晚上10時許,大巴開到廣西賓陽縣城北安順加油站,停車檢修。

終於有乘客給賓陽縣公安局打了報警電話。

次年7月5日,廣西南寧市中級法院對這起發生在客車上的極其惡劣的強姦、搶劫案進行一審宣判:主犯王善雨被判處死刑,其他從犯也得到相應刑罰。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天啊,波叔,明明車上這麼多人,為什麼就憑著一把小刀,所有人都屈服了?

那反過來問自己,如果當時你也在車上,你會怎麼做?

這種事,不僅僅發生在國內。

在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每一個角落,都可能發生各種不同但又類似的事件。

1964年3月,紐約一位名叫Catherine Genovese 的29歲女士,在下班回家的路上被殺害。兇案發生在喧鬧的皇后區,整個兇案過程中,兇手追著死者跑有3次之多,死者一直在呼救,共有38個鄰居目睹了這場兇案。最後,連一個報警電話都沒有,死者還是被當地警察發現的。

社會心理學家,把這種現象叫做“旁觀者效應”。它是指當有兩個及以上的人在場時,個體會傾向於不對受害者提供幫助,而且在場的人越多,人們會越傾向於不提供幫助。

說我冷漠?換作是你在這輛車上,會反抗嗎

心理學家認為,由於還有其他的旁觀者,個體就容易把幫助受難者的責任推到別人的身上。但如果現場只有一個人時,他往往就會覺得責無旁貸,從而迅速地作出反應, 幫助受難者。

因為如果見死不救,他就會產生負罪感、內疚感,而這需要付出很大的心理代價。 但如果有許多人在場的話,幫助求助者的責任就應由大家分擔。而這就造成了責任分 散,每個人分擔的責任很少,有的旁觀者甚至可能連他自己的那一份責任都意識不到, 這就容易形成“集體冷漠”的局面。

波叔寫這些,當然不是要給小菠菜一個冷漠旁觀的理由,而是要認識自己。

很多時候,我們選擇去做沉默的大多數,是因為恐懼。趨利避害是所有生物的本能,可沒有一個理由讓良知埋沒於恐懼。

正義的事如果讓一個人做,那這一個人終將是悲劇,如果大家一起用光明抵制邪惡,那正義才會真正到來。

今天,你當然可以選擇冷漠,但下一次自己遇到不幸時,別埋怨他人對你的冷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