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賣場的商品庫存總是不對?

為什麼賣場的商品庫存總是不對?

做零售的行業的都知道,商品庫存(商品在電腦系統上的數量與實物庫存)不準對我們數據分析判斷產生不良影響,對財務考核指標也會產生不良影響。

很多人就會講,針對庫存不準,我們每個季度會有一次商品大盤點,月度會有這樣那樣的高損耗商品盤點,每天會有這樣的負庫存調整、銷售差異調整等等各種方法,我們都在努力改善。

其實盤點保證商品庫存的準確性,個人認為,這是治標不治本的辦法。更重要的是,應該從源頭上分析庫存不準的方法,再加以約束控制,這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那麼,商品庫存不準,到底會是什麼原因呢?以下從進貨、存貨管理等幾個方面簡單分析介紹一下,歡迎補充!

進貨管理

進貨管理一般是由超市的收貨部門與防損部門把控。把好進貨關,是保證商品庫存準確性的第一步,進貨會存在哪些方面的問題呢?

1、商品驗收數量錯誤

供應商送貨單據數量與實收數量有差異未發現,不管是數量多了還是少了,是有意還是無意的,客觀上都會造成庫存不準,有個典型案例可以看一下:

2、商品驗收串碼


在送一批商品時,可能有不同型號、不同規格的若干商品,A商品當B商品驗收,客觀就造成了商品數量不準,哪怕是商品的價值一樣也不行。這其中很容易犯錯的商品有兩個,一是規格型號一樣的商品串碼,外包裝類似;一是單支與整箱串碼,這影響會非常大,特別要注意。


改進措施:收貨部門、防損部門與商品部門在收貨現場必須誠信忠誠,盡職盡責,認真點數,這基本上可以控制99.99%以上的問題。


退貨管理


1、退貨商品必須按實物數量退貨清減庫存,多退或少退,直接都會直接影響商品庫存的準確性。


2、退貨數量串碼造成退貨錯誤;


改進措施:退貨商品一般都是破損、變質、過期商品,可能退貨區域的儲存條件不佳,氣味較大,所以一般收貨部門對退貨清點數量責任心不強,任供應商隨便報數量,最終會造成退貨差異。相關責任人必須有高度的責任心。


收銀管理


1、類似商品串賣 。很多商品外觀類似,在收銀臺過機掃描時,沒有認真查看商條碼品,直接輸入數量,造成商品串賣。


改進措施:收銀員必須熟悉商品,能迅速分辨商品各個口味規格,逐一查看商品條形碼,再掃描過機。


2、整箱與單支。收銀員銷售過機時認真區分整件銷售與單支銷售,該整件過機的必須整件過機,該單支銷售的必須單支銷售。


改進措施:(1)後臺支持,商品在系統建立大小包裝對應關係,如怡寶水,在收銀掃整件條形碼時,系統自動轉化為24支單支水。香菸、啤酒等都可以設置類似大小包裝對應關係;

(2)後臺不支持時,整箱商品要有明顯標識提醒收銀員。有兩個值得學習的案例,一是華潤萬家,伊利、蒙牛250ML牛奶,單支與整箱是分開進貨的,整箱進貨時,供應商必須在整箱牛奶上貼上“整箱銷售”的標貼,是必須粘貼;一是怡寶水,在按件銷售的水上面是沒有條形碼的,其實是給收銀員很好的提醒;

(3)收銀員必須很好的熟悉商品。


3、漏掃商品。不管是有意還是無意漏掃商品,直接造成了商品流失,造成商品庫存不準。

(1)收銀員清點商品數量錯誤;

(2)顧客將商品拿在手上或夾在身上;

(3)顧客將商品放在購物車底或地上,未被發現;

(4)顧客將小商品放在大商品裡面,未被發現;

(5)顧客聲稱是贈品;

等等情況。


改進措施:(1)收銀員的業務技能的培訓,每天分享問題與改進措施;

(2)收銀員誠信培訓;

(3)多做收銀員技能測試;


整體來說,收銀管理方面出現的問題大多數是商品流失問題,這就是收銀員業務技能問題與誠信問題,當然也會因為有一個商品多掃幾次的情況發現,這也必須避免。


存貨管理


商品存放賣場,也會造成商品損耗,可能存在情況有:


1、鼠蟲損耗;


2、過期、變質;


3、貨架底、貨架夾縫遺留;


存貨損耗其實是很大的,也引起了很多企業的重視,很大型零售企業在財務報表有一項“存貨損耗”費用計提,計提依據就是進貨時間的長短。如果展開來講,三五千上萬字估計都很難進完,合理訂貨、加快週轉是減少存貨損耗的最有效的方法。


盜竊管理


1、內盜。形式多樣,偷拿、偷吃偷喝、少稱重量、換條形碼、換包裝、商品當贈品或試吃品、高標低結等等;


2、外盜。偷拿偷用、結帳掩藏商品、商品掉包等等手段。


改進措施:(1)防盜設備的運用,必須合理配置;

(2)誠信培訓;

(3)全員防損;

(4)獎罰分明。


其他管理


1、商品退貨管理。前臺必須按實際退貨操作,不能遷就於顧客,隨意操作;


2、內部使用按流程做單或者買單,必須先執行流程,再使用商品。如很多公司的熟食加工原材料都是使用賣場的商品,這就必須按流程執行了。


以上說了這麼多方面的問題,其實最主要還是責任心的問題。那麼會有人講,說這些有用嗎?都知道,能改徹底改善嗎?


其實,目前全球最大最先進的零售企業沃爾瑪也都沒法完完全全解決這個問題,只是把這個數值控制在合理的更小的範圍內。大潤發的SOP檢查中,很多內容都是針對商品庫存的準確性做出核查,如負庫存等等。


所以,庫存不準其實是不可避免的,我們只要能夠找到問題的根源,並制定一些對策,還是能夠將其控制可接受的範圍內,對日常經營產生的影響達到可忽略的狀態。


歡迎補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