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凉此石函一出现,引起全国轰动,现藏于省博物馆

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隋·舍利石函的故事。

1964年 12月出土于泾川县城关公社水泉寺大队贾家庄。系泾州舍利塔地宫遗物。

平凉此石函一出现,引起全国轰动,现藏于省博物馆

函为大理石制,呈长方形,高 28.3厘米,长 50.5厘米,宽 49.5厘米。

盖呈覆斗形,正中阳文隶书刻 “大周泾州大云寺舍利之函,总一十四粒” (佛祖舍利)16字铭文,四周刻缠枝西番莲纹。

函之四面另刻铭文及施主姓名,函内置鎏金铜匣,上挂鎏金铜锁;匣内置银椁,椁内置金棺,棺内置琉璃瓶,瓶内盛舍利。棺座长 7.1厘米,重 108克。

平凉此石函一出现,引起全国轰动,现藏于省博物馆

遗址

棺后正中贴有金片组成的六瓣莲,周围配饰六朵金片小莲花,莲瓣和蒂皆镶嵌透明的石英石,莲叶内镶绿松石,花、叶基脉皆清晰。

此石函及函内舍利系隋文帝下令选埋于塔下地宫。

平凉此石函一出现,引起全国轰动,现藏于省博物馆

舍利

其后,武则天敕将 《大云经》珍藏,巧遇石函和佛祖舍利,于是请高人制作银椁金棺,重配石函置于地宫,建塔立寺。

此石函和金棺舍利重新出土后,引起轰动,被载入 《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为国家一级文物,藏于省博物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