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白乾事,才業秉筆,說的是平涼的這個人

披讀平涼歷代詩詞,躍入眼簾的是“初唐四傑”之一盧照鄰的沉雄慷慨、“詩仙”李白的雄渾飄逸、“詩聖”杜甫的沉鬱頓挫、“七絕聖手”王昌齡的豪邁昂揚、晚唐著名詩人李商隱的深蘊綿邈、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陸游的奔放磊落、“戊戌六君子”之一譚嗣同的英雄豪邁、“隴上鐵漢”安維峻的鋪張揚厲,等等,群星耀眼,華章迭出,令人神往不已。

貞白乾事,才業秉筆,說的是平涼的這個人

大將軍

今天我們要說的主人公名叫鄧淵,他是甘肅涇川人,祖父鄧羌,曾任前秦車騎將軍。父鄧翼,曾任前秦河間相。

北魏前鋒都督慕容垂投降前秦後,於淝水之戰中暗中保存實力,前秦大敗後,又叛變前秦,建立後燕,並率軍 20 萬攻打鄴城。

當時,慕容垂任命鄧翼為後將軍、冀州刺史、真定侯,鄧翼對慕容垂的使者泣告:“先父忠於秦室,我豈可先叛乎!忠臣不事二主,自古通義,我不敢領命受職。”慕容垂派遣使者告訴他:“我與令尊大人以前結為異姓兄弟,卿亦猶我之子弟,安能辭乎?”鄧翼答道:“冀州宜任用賢明之人,我請求另謀職位效命。”慕容垂乃用為建武將軍、河間太守、尚書左丞,所歷皆有政聲。後卒於趙郡內史任上。

鄧淵秉性淳厚,謹言慎行,博覽經書,尤其精通《周易》。北魏平定中原後,被提拔為著作郎。後出任蒲丘縣令,打擊奸邪盜賊,維護地方社會穩定。

貞白乾事,才業秉筆,說的是平涼的這個人

山水圖

後入朝任尚書吏部郎,由於他熟悉典章制度和歷朝往事,與尚書崔宏等人一起制定完善朝儀、律令、音樂,朝廷的軍國文記詔策,多出鄧淵之手。隨從道武帝征討平陽,因功賜予爵位漢昌子,改為下博子,加官中壘將軍。

《魏書·太祖紀》記載天興元年十一月改制諸事,首列鄧淵典官制、主爵品,定律呂,協音樂,其中前二類詳見《官氏志》,後二類見於《樂志》。

北齊時祖珽曰:拓跋初有中原,“樂操土風,未移其俗”,意指唯有鼓角,未識其他。

貞白乾事,才業秉筆,說的是平涼的這個人

古時女子

鄧淵在文化上更重要的成就,是在戎馬倥傯之際受命修史。他“明解制度,多識舊事”,道武帝又是深具歷史感的人,在創業興國階

段百事俱需史鑑,而拓跋舊事比起漢典來更容易為他所理解。所以,鄧淵歷時數年,潛心將鮮卑人口耳傳聞的《代歌》進行記錄整理,再加上他記注的道武帝事蹟,共同構成了拓拔部落“祖宗開基”“君臣廢興”的一代國史《代記》,保存了北魏歷史珍貴資料。

淵在朝為官,謹於朝事,未嘗忤旨。

其堂弟鄧暉為尚書郎,兇俠好奇,與定陵侯和跋關係密切。和跋有罪被誅,其子弟逃奔長安,有

人告發是鄧暉幫助他們出逃。道武帝懷疑鄧淵知情不報,於是賜死。

事後,道武帝悔恨不已,時人也扼腕嘆息。後世的史臣評價:鄧淵貞白乾事,才業秉筆,禍非其罪,悲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