粽子≠高血糖,做好这几点,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端午节是我国非常重要的传统文化节日,在这一天人们要包粽子、扒龙舟、挂艾草、喝雄黄酒......但是许多糖尿病患者在这个节日却犯了愁:一年一次的端午节,真想吃点粽子,但是又担心吃了之后血糖飙升......

难道糖尿病患者就注定与美味的粽子无缘了?

粽子≠高血糖,做好这几点,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答案是否定的!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粽子的,只要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可以啦~

PS:赶时间的、非学霸可以只看黑体字!


包粽子篇:

粽子≠高血糖,做好这几点,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1、选择多种食材包粽子,避免包纯糯米粽!

与煮杂粮米饭同理,包糖尿病患者吃的粽子时,应该在糯米中掺入一两种杂豆或杂粮,如绿豆、红豆、花生、糙米、燕麦、黑米、玉米糁子等,甚在还可以粽子的中间加上一整个咸蛋黄,或者一块腌好的纯瘦肉。

这样做的原理就是: 杂豆杂粮、咸蛋黄、瘦肉中淀粉含量均低于糯米,并且这些食物中非糖营养成分含量更高,如膳食纤维、蛋白质、脂肪等,而这些营养成分能够减慢胃排空的速度、延缓血糖的吸收,从而起到控制和平稳餐后血糖的效果。

推荐:绿豆花生肉粽、红豆玉米蛋黄粽、糙米肉粽、黑米玉米肉粽、黑米红豆粽

2、控制粽子大小,不包生重超过75g(一两半)的大粽子。

相比小粽子,大个的粽子含有的淀粉更多,并且糯米、杂粮、杂豆本身都是难以消化的食材,一次吃下太多粽子不仅对血糖影响大,而且也会加重肠胃负担,引起胃肠道不适。

小粽子可以起到提醒作用,更好地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粽子的食用量。

3、不包甜粽,只包咸粽。

甜粽子,如:豆沙粽、蜜枣粽的糖含量自然是不用多说,所以甜粽子是绝对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至于往粽子中加糖,那更是万万不行的!


吃粽子篇:

粽子≠高血糖,做好这几点,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1、尽量三餐时吃粽子,并搭配素炒青菜、拍黄瓜等清淡的小菜一起食用。既可平稳血糖,又不会破坏粽子的味道。

2、粽子也是主食,吃了粽子后,当餐饭量要相应地减少。

粽子由糯米、杂粮、杂豆制成,这些食材都含有丰富的淀粉,所以粽子和米饭、面条一样,都能为提供人体需要的碳水化合物。因此,吃了粽子之后,如果饭量不相应减少,就会造成淀粉摄入过多,而不利于血糖的控制。

3、坚决避免用粽子蘸糖、蘸蜂蜜的吃法!


吃后篇

粽子≠高血糖,做好这几点,糖尿病患者也能放心吃粽子!

餐后活动可以改善胰岛素抵抗,促进肌肉细胞利用血糖,从而帮助降低血糖,所以吃完粽子后可以做些比较温和的活动,比如:做家务、散步、做操、逛街等。

最后,预祝所有读者端午安康!

想要获得更多有趣又有用的营养学知识?赶紧点关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