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左右,日本泡沫经济崩盘,是“广场协定”导致的吗?

许多分析人士都认为1985年日本签订的“广场协定”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并让日本经济长期停滞。

笔者却以为,“广场协定”并不必然导致日本产生泡沫经济,所以,日本泡沫经济的崩盘与这份协定的确有关,却只是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构成充分条件

关键是日本政府对于不断形成的资产泡沫无所作为、放任自流

或许,日本政府很长一段时间里都觉得日元升值是好事,这样就可以大举对外投资了。

从1985年到1991年,汇率从1美元兑换250日元变成了1美元兑换125日元,日元兑美元升值了一倍。

由于日元升值,大量“热钱”通过各种渠道进入日本,和本国的资金一道,进入了大家都认为可以逐利的领域。

然后,对于大量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推高房价、进入股市助推股价的现象熟视无睹,觉得无所谓。

相反,日本还降低了利率,这简直就是火上浇油啊

解释一下:利率低了,就可以用更低的成本从银行贷款,然后把钱投入到认为可以赚钱的股票和房地产领域赚钱,这个道理大家都懂。

看一下日本当时的利率变动就知道了。

1991年7月1日,5.50%

1990年8月30日,6.00%

1990年3月20日,5.25%

1989年12月25日,4.25%

1989年10月11日,3.75%

1989年5月31日,3.25%

1987年2月23日,2.50%

1986年11月1日,3.00%

1986年4月21日,3.50%

1986年3月10日,4.00%

1986年1月30日,4.50%

1983年10月22日,5.00%

1981年12月11日,5.50%

由数据可知,在广场协定签订后的1985年9月,日本的基准利率是4.5%,然后,利率不断下调,到1987年2月23日调到了2.50%的低点,并且保持了长达两年多,随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迅速调高到了6%。

再看一下日经指数的变动情况。

1990年左右,日本泡沫经济崩盘,是“广场协定”导致的吗?

由图可知,从1985年,日经指数从约10000点开始起飞,直到1989年12 月19 日达到38915 点的迄今历史最高点,然后在1随后两年出现了暴跌。

再看一下房价的变动情况。

1990年左右,日本泡沫经济崩盘,是“广场协定”导致的吗?

由图可知,1991年日本的平均房价相当于1985年的3倍多。

综上可知,到1989年5月,日本央行才采取了提高利率抑制泡沫的做法,这时泡沫已经越吹越大,日本政府终于警觉了、着急了。

不过,调的速度也太快了些,市场信心陡然下降,人们从疯狂购买转向疯狂抛售。

结局大家都知道,日本的房价跌了一半多,日经指数(日本最重要的股票指数)从峰值的38000多点跌到了万点以下。

1990年左右,日本泡沫经济崩盘,是“广场协定”导致的吗?

日本当时选择了稳定汇率而弃房价、弃股价,这与2015年俄罗斯应对危机时采取的稳定资产价格却放任卢布贬值的策略完全不同。

不过,话说回来,美国也不会允许日元贬值。即使到了日本泡沫经济崩盘之后,日元还被克林顿政府逼迫着升值。

俄罗斯主权独立,经济自主权较大。与俄罗斯比较,日本的主权根本不独立(冲绳还有美国大兵驻扎着哪!),货币政策自主权要弱得多。

所以,日本的选项并不多。

综上,笔者认为,日本泡沫经济崩盘更多的是由于日本政府(尤其是央行)对于以房价和股价为代表的资产价格的飞涨导致的泡沫太不敏感,而后期注意到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出手整治的重拳也太快太狠了。

假如日本伴随着日元升值就能顶住压力逐步调高利率,让股市和房地产市场发展在健康理性的轨道上,至少上涨的不要太疯狂,或许,危害会小得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