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遺在身邊,來了解下荊州花鼓戲吧!

作為一個生活在湖南湖北交界地帶的湖北荊州人,聽湖南花鼓戲聽的很多,殊不知在我們荊州本土也有花鼓戲。

荊州花鼓戲原稱沔陽花鼓戲(沔陽,就是現在的仙桃市),1954年命名為天沔花鼓戲,1981年改稱“荊州花鼓戲”,已有200多年的歷史,發源於湖北沔陽州一帶,是湖北江漢平原地區備受觀眾喜愛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

它是明末以後在江漢平原三棒鼓、踩高蹺、採蓮船、漁鼓、道情等傳統民間演唱形式上不斷吸收其他劇種的劇目、聲腔和表演逐漸發展起來的一種鄉土戲曲,流行於沔陽、洪湖、潛江、天門、監利、漢川、京山等縣市,並逐漸推進臨近的鐘祥、荊門、江陵、應城、雲夢、漢陽及湖南的岳陽、華容、南縣、澧縣、常德和鄂東南的崇陽、通城、赤壁等縣市。

荊州花鼓戲經歷了尚未成“戲”的“田園時期”,有情節故事且行當分明的“萌芽時期”,一唱眾和、鑼鼓伴奏”的“草臺時期”,引入絃樂整合聲腔的“絃樂時期”,文革十年的“消退時期”,20世紀80年代至20世紀末的“鼎盛時期”和進入21世紀面臨的興衰起伏的“瀕危期”。

2006年,經潛江市申報荊州花鼓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2011年,經仙桃市申報,荊州花鼓戲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

湖北中心腹地,漢水之南,長江以北,一眼平川,百里沃野,內有通順河、通州河、東荊河流經,溝渠網織,湖塘星布,乃“楚聲”和“南風”的繁衍聖地之一。薅草歌、打麥歌此起彼伏,漁歌、硪歌號子沖天,三棒鼓、彩蓮船、蓮花鬧、蚌殼精普及鄉野。正是這些傳統民間音樂、舞蹈、故事、風俗孕育出了江漢平原獨具地方風格的傳統戲曲劇種。

據清《沔陽州志》特大水災記實記載:雍正二年(1724年)就有“穿街過市流浪苦,沿門乞生唱花鼓”的情形。

歷史上,江漢平原沔陽州一帶常遭水患,民間曾流傳有“沙湖沔陽州,十年九不收”之諺。每逢災年,群眾紛紛外出逃荒,以三棒鼓、漁鼓、採蓮船、敲碟唱曲等民間說唱形式賣藝謀生。在此基礎上,逐步演變成有故事情節、有簡單人物形象的曲目,最初叫“沿門花鼓”(也叫“地花鼓”)。因其早期表演形式多為災民揹著木凳,或推著小車,掛上鑼鼓,邊敲邊唱,又被稱為“架子花鼓”或“推車花鼓”。

演出內容,多為一些反映男女情愛的戲劇片斷。演出時用簡板、漁鼓伴奏,因其聲腔柔婉,頗受四鄉民眾歡迎。是為花鼓子的“田園時期”。田園,田地也。

在江漢平原仙桃市的毛嘴、三伏潭一帶,鄉人栽種、薅草都有歌,“高腔”、“悲腔”融合了當地的打硪歌、沔陽漁鼓調、歌腔皮影等傳統民間小調)就在此地形成。其中薅草歌是普遍流行的一種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特殊歌唱形式。薅草歌演唱內容豐富,曲牌也隨之多變,除你接我唱外,多為一人唱眾人合,聲腔高亢質樸,道白用通順河流域方言,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非遺在身邊,來了解下荊州花鼓戲吧!

非遺在身邊,來了解下荊州花鼓戲吧!

非遺在身邊,來了解下荊州花鼓戲吧!

非遺在身邊,來了解下荊州花鼓戲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