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o真的要凉了?自由真的很昂贵

ofo真的要凉了?自由真的很昂贵

ofo凉了?6月1日开始,坊间陆续传出ofo总部正在大规模裁员,高层动荡等不利消息。曾经风光无限的共享单车巨头们,在2018年似乎都不太好过。前有被美团全资收购的摩拜,对于创始人们来说,可能算是风光大葬。但是坚持自由最贵的戴威日子可能就不那么好过了。

ofo真的要凉了?自由真的很昂贵

无论裁员消息是否属实,ofo或者说共享单车领域的危机,早已不是什么新闻。除了一些并非头部的企业相继宣布破产,两大巨头的烧钱战争也愈演愈烈后归于平静。从共享单车悄然兴起,到如今已经几年过去,盈利模式却仍不明朗。

戴威的自由最贵

一直以来,创业公司都有所谓“上岸”的说法,意思大概是被资本收购,或者IPO。严格来说,美团也还没有上岸,可是对于摩拜来说,基本已经在岸上了。无论创始团队多么无奈,摩拜最终接受了美团的收购。这也意味着他们绞尽脑汁想出的项目,成了别人的囊中之物,他们丧失了对于企业的自主权,甚至在许多事情上已经没有了发言权。

ofo真的要凉了?自由真的很昂贵

ofo的创始人戴威,却并不想交出自己的主事权。他希望ofo能够保持他们最初的想法,不依靠其他的资本,成为独立自主的企业。这个理想很好,可惜,在资本市场中,未免有些不合时宜。依靠资本驱动给的创业公司,很多时候都必须向投资人妥协,毕竟投资人不可能无条件地出钱。

戴威显然更喜欢自己说了算。在滴滴入驻ofo的几个月里,估计他如鲠在喉。果不其然,没过多久,戴威就把滴滴空降的几个高管赶出了ofo。但是,据内部人士称,滴滴派驻的高管实际上捋顺了很多ofo之前不正规、不专业的部分。

ofo真的要凉了?自由真的很昂贵

滴滴的确强势,一系列举动基本上就是在争夺ofo的实际控制权。这是戴威的底线。所以,戴威坚决拒绝了滴滴提出的与摩拜合并的方案和滴滴的收购邀约。

拒绝了与摩拜合并,宁为玉碎。戴威俨然成为了反抗资本招降的斗士,但是他的自由实在太昂贵。

ofo是不是真的要凉了?

ofo曾经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可如今账面上可供调配的资金却仅剩下3.5亿元。这背后是明确可见的商业模式难以成型的隐忧。

且不说其他城市,单就北京而言,ofo的车损基本上是最严重的,经常连扫几辆车都是坏的。虽然投放的数量非常高,但是运营的实际投入却远远超出预期。

ofo真的要凉了?自由真的很昂贵

事实上,共享单车领域的大起大落在上游厂商的财报里已经体现得明显。以ofo生产厂家上海凤凰为例,去年其总营收涨幅156%至14.28亿,但今年一季度营收与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分别为1.6亿与508万,分别下滑42.75%及51.39%。生产厂家其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如果ofo无法在短时间内找到正确的盈利模式,那么危险便不只是ofo一家的了。

阿里旗下蚂蚁金服曾经被看作是ofo的救命稻草,但是戴威的自由至上将他们拒之门外。阿里转而与永安行旗下的哈罗单车对上了眼,如今哈罗单车在三四线城市的使用率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ofo却仍然在筚路蓝缕中探索着可行的财务模型,至少到目前为止,ofo的共享单车事业仍然是靠烧钱来维系的空中楼阁。对于ofo来说,恐怕先把用户体验提起来,然后把运营成本降下去,才是正经事。

来源|喜马拉雅FM 36氪音频的课程《36氪·商业情报局》

关于主播:

36氪音频,提供创业资讯、科技新闻、投融资对接、股权投资、极速融资等创业服务,让一部分人先看到未来。为中国科技、创业投资机构和专业人士提供具备全球视眼的全景式科技、创投最前沿的资讯。

商业情报局是36氪与高迪传媒出品的一档资讯类节目,为您分享国内外商业巨头和知名企业的最新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