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造:非洲主跨徑最大懸索橋通車在即你覺得是“撒錢”那麼簡單

由中國路橋公司承建的

中國在莫桑比克

最大基建項目

馬普托跨海大橋及其連接線工程

預計將於2018年6月正式通車

中國造:非洲主跨徑最大懸索橋通車在即你覺得是“撒錢”那麼簡單

這座總長3公里多的跨海大橋建成後

將以680米長的主跨

成為非洲主跨徑最大的懸索橋

並極大便利馬普托和對岸卡騰貝之間的交通。

中國造:非洲主跨徑最大懸索橋通車在即你覺得是“撒錢”那麼簡單

該項目自2014年正式開工以來

已幫助當地解決2萬多人就業問題

培訓建築工人5000餘人

中國造:非洲主跨徑最大懸索橋通車在即你覺得是“撒錢”那麼簡單

2018年5月10日在莫桑比克馬普托拍攝的馬普托跨海大橋。

當然啦

很多人不理解

為什麼不把錢用在自己國家的建設

要去援建非洲?

這個稍後再說。

我們先來看看

↓↓↓

當地人及外國人怎麼看中國企業在非洲做的這些項目呢?

中國造:非洲主跨徑最大懸索橋通車在即你覺得是“撒錢”那麼簡單

還有這樣的:

中國造:非洲主跨徑最大懸索橋通車在即你覺得是“撒錢”那麼簡單

在梳理了2017中非重大合作項目並廣泛採訪當地官員、學者、民眾及項目方之後,我們總結出中非合作項目的幾個特點:

1

中國在非合作項目多種多樣

有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在非洲做項目是在“撒錢”,這是不對的

在非洲,中國企業所做的項目既有拉姆港這樣完全由肯尼亞政府出資的,也有馬達加斯加9號國道修復項目這樣由非洲發展銀行、石油輸出國組織以及馬國政府聯合出資,也有盧旺達基加利市政道路改擴建工程這樣由中國提供優惠貸款的,還有加納打井供水項目這樣由中國援助的。

2

“中國標準”正在隨著中非合作項目走進非洲

比如肯尼亞的蒙內鐵路,全線採用中國標準、裝備、技術、管理,開啟了中國鐵路全產業鏈境外合作的新模式。再比如剛剛完工的尼日利亞阿布賈城鐵,也是採用中國鐵路技術標準。

3

中國建企海外競爭力越來越強大,“中國速度”驚豔非洲

質量硬、工期短,成為中國基建企業在非洲打拼的“殺手鐧”,與其它國際公司競爭時毫不遜色。

比如,2012年,中國交建就從17家通過資格預審的國際公司中脫穎而出,獲得拉姆港的承建權。再比如,在競標馬達加斯加9號國道修復項目時,中鐵十八局在競標中一舉擊敗了老牌勁旅法國公司。

3

中國企業開始向產業鏈的上下游拓展

過去中國企業在非洲大部分是承包商的角色,“賺個辛苦錢”,現在這一情況在慢慢改變,開始出現向產業鏈上下游拓展的新趨勢。

新建成的蒙內鐵路、阿布賈城鐵等,中國企業不再建成移交即走,而是“建營一體化”,簽訂後續運營合同,既防止中資項目“交鑰匙”後運營不善,也有利於中企創造新的盈利點。

3

中非合作項目為非洲國家創造大量就業崗位

近年來 ,隨著國內勞動力價格越來越高,中非合作項目使用當地勞動力的佔比越來越高,這一點也被國外研究機構和媒體所承認。

2017年上半年,國際會計師事務所安永在《非洲投資吸引力報告》中指出,2005年以來,中國已經在非洲投資了293個項目,2016年中國投資在非洲創造的就業崗位是美國的3倍多。

4

中非合作項目助力非洲經濟騰飛

以肯尼亞蒙內鐵路和納米比亞湖山鈾礦為例。肯尼亞總統肯雅塔曾在視察鐵路建設時說,蒙內鐵路對肯尼亞經濟增長的貢獻將達到1.5%,帶領肯尼亞實現經濟轉型。而總投資額為30億美元左右的湖山鈾礦,將使納米比亞國內生產總值每年淨增約5%。

非盟在2013年提出“2063願景”,許多非洲國家也制定了相應的發展戰略,比如肯尼亞的“2030願景”,納米比亞的“團結繁榮計劃”等,而基礎設施建設和工業化是這些發展戰略的共同點和重中之重。這正好與“一帶一路”倡議、“中非十大合作計劃”不謀而合,中非重大合作項目正在為非洲經濟插上騰飛的翅膀。

總結

所以真的不是我們人傻錢多,要去非洲撒錢,這種不僅屬於建企“走出去”,賺“外快”,更是國與國之間的建交手段啊!多高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