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涉黃又遭遇維權討薪,商家被凍結款最高50萬,官方:打假賠付

10年前很多人基本上還是對電商懷著質疑的態度,然而10年後的今天,幾乎可以說大部分的商業都在網絡上進行交易,當然在互聯網的發展過程中,電商的屬性也發生了改變。現在反而流行一種叫做社交電商,多家都非常熟知的拼多多就是其中之一。對於互聯網行業來說,什麼樣的商業奇蹟都可能出現,而恰恰拼多多可以來說就基本上算個異類。畢竟相比傳統的電商來講,拼多多的商業模式就讓許多人不能理解,為什麼一個賣如此廉價產品的平臺,居然還能存活下來,並且用戶數量竟然與京東不相上下。很多人就吐槽便宜沒好貨,在質疑聲不斷的呼聲中,拼多多也終於“不負眾望”,出現了問題。

剛涉黃又遭遇維權討薪,商家被凍結款最高50萬,官方:打假賠付

在前不久的時候,拼多多平臺就被曝出有不少商家存在投機行為,利用幼女圖片和大尺度詳情頁作為噱頭,公開在消費者面前傳遞色情內容,除此之外,在拼多多的平臺上,也能發現不少禁售產品。一時讓拼多多在消費者印象中顏面掃地。事情剛剛發生不久,最近又出現了商家上門討薪維權的事情。在近日,有消息稱,不少拼多多商家已經組織起維權群,以此向拼多多討說法,更有一些商家直接跑到上海總部維權,原因就是拼多多平臺無故扣留他們的貨款,最高達50萬。而對於此事,拼多多官方則給出的說法是,這些商家中大多都是有問題的,並且違反了平臺的相關規定。

剛涉黃又遭遇維權討薪,商家被凍結款最高50萬,官方:打假賠付

其中就不乏存在一些兜售假貨的商家,而所扣除的貨款,也將全部用於打假,並且賠付給消費者。這也從另一方面說明,拼多多平臺確實存在有假貨情況。在這緊要關頭,拼多多無疑是授人以柄。按照如今的物價和消費來說,拼多多本身的產品價格就存在不少爭議,畢竟有眾多的商品都存在價格不合理的情況,基本上都是以特價來定標,而對於這一現象,其創始人的觀念則是要打破便宜沒好貨的觀念。但從如今看來,這話說的有些言過其實。從生產和銷售這些途徑來說,一件產品除去生產材料、人工成本及其他環節的開支,如果在拼多多上進行售賣的話,利潤可以說是低的可憐。

剛涉黃又遭遇維權討薪,商家被凍結款最高50萬,官方:打假賠付

那如果要維持正常的基本利潤,顯然只有降低產品質量才能達到標準平衡,所以偷工減料或許就是一種慣用的手法,但這顯然會使消費者心理落差太大,而且搞不好就得違反平臺相關規定。所以這是一個比較矛盾的問題。電商平臺歷來就被質疑假貨橫行,不僅僅是拼多多一家,但由於低價或許更會催生出更多的假貨。又想質量達標、又想價格低廉,這本就是魚與熊掌不可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