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鎖滾滾黃沙 築綠色長城

鎖滾滾黃沙 築綠色長城

——寧夏創造防沙治沙“中國經驗”

今年6月17日是第24個“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位於我國大西北腹地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被騰格裡沙漠、毛烏素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三面包圍,乾旱少雨,生態系統脆弱,長期處於荒漠化的威脅中。多年來,寧夏幾代治沙人前仆後繼,用辛勤和智慧,鎖住了漫天黃沙,構築了一道道綠色屏障,創造了一個個綠色奇蹟。

宁夏:锁滚滚黄沙 筑绿色长城

從黃沙滾滾到綠樹成蔭

黃沙滾滾不見路,跟著駝鈴找寧夏。這是60多年前被沙所困的寧夏的真實寫照。嚴重的沙害不僅嚴重製約著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還長期威脅著當地群眾的生活和生產安全,曾幾何時,只要刮一場大風,上了房頂的沙子和沙漠連成一片,村民晚上回家可以沿著沙坡走上自家房頂。隨著荒漠化的日益嚴重和沙漠的不斷進逼,很多村莊甚至被迫數次搬遷。

面對困境乃至絕境,寧夏治沙人沒有屈服。

在靈武市的黃河東岸,百餘畝“天使林”“師生林”等公益林在陽光下傲然挺立,與一片片、一坡坡幼林一道,默默抵禦著風沙的侵蝕。在這片萬畝荒灘上植樹造林的帶頭人是“全國治沙英雄”王有德,他退休前是靈武市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黨委書記、局長,40年來,他堅守著“寧肯自己掉下10斤肉,也不願意讓生態建設落了後”的信念,帶領寧夏白芨灘防風固沙林場幹部職工一起戰沙魔,在黃河東岸營造了63萬畝綠色屏障,阻擋住毛烏素沙漠向西侵蝕,也創造了世界聞名的“白芨灘治沙路徑”。

在寧夏,有沙的地方,就有王有德這樣的抗沙勇士。

宁夏:锁滚滚黄沙 筑绿色长城

揹負麥草的治沙人在沙丘上攀登。寧夏林業廳供圖

地處毛烏素沙漠邊緣的吳忠市鹽池縣青山鄉劉記窯頭村曾一次次被沙龍逼迫,幾經搬遷陷入生存絕境。10年前,老支書劉佔有帶領全村老少百餘口揹著樹種樹苗、乾糧鹹菜,向橫亙在村頭的大沙壩“宣戰”。驢和牛馱著樹苗、褲腰帶上拴著樹苗,全村人植樹不輟,直到滿坡披綠、沙龍繳械。

在中衛市,寧夏香巖產業集團公司董事長楊飛從2011年起在騰格裡沙漠南緣採取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農耕園藝措施相結合的手段進行固沙,綜合防沙治理改善原始沙漠共計1萬畝,使這裡成為集生態、治沙、觀光旅遊、設施農牧業生產一體化的農業產業沙漠園區。

從被迫抗爭到主動出擊,從“要我治沙”到“我要治沙”,從“老典型”到“新面孔”……在與沙漠的持久戰中,不斷湧現出的治沙人,建起了一片片綠色長城,改變了寧夏山川大地的面貌。

為世界治沙貢獻中國經驗

打開手機地圖查看,會發現三面環沙的寧夏被大片黃色區域包圍,而在騰格裡沙漠南緣的包蘭鐵路兩側,則有兩條平滑的“綠色平行線”嵌入黃色地帶。這兩條“綠色平行線”是長60公里、寬500米的“五帶一體”防風固沙體系,包括固沙防火帶、灌溉造林帶、草障植樹帶、前沿阻沙帶、封沙育草帶。

宁夏:锁滚滚黄沙 筑绿色长城

每當列車經過包蘭鐵路沙坡頭段時,車窗外騰格裡沙漠邊緣的草方格總會讓旅客感嘆不已。這些草方格像一個個並排站立的衛士,把昔日肆虐的沙害降服在腳下。這種草方格固沙技術是由中國科學院科研人員與寧夏當地職工群眾共同探索形成的經驗,曾獲全國科技進步特等獎,這項成果還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確定為“全球環境保護500佳”。

寧夏治沙技術被認為在中國乃至世界防沙治沙領域都具有典型示範引領作用。在騰格裡沙漠探索出的“五帶一體”防風固沙體系,在毛烏素沙漠探索出的靈武白芨灘林場“六位一體”防沙治沙發展沙區經濟模式……這些治沙技術和模式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實現了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積雙縮減,沙化土地連續20多年持續減少的目標,也使得寧夏創造的防沙治沙“中國經驗”在國內外廣為傳播。

近年來,已有數十個國家的政要、專家來寧夏考察治沙工作。寧夏農科院常年設有防沙治沙的“國際班”,舉辦過多屆“阿拉伯國家防沙治沙技術培訓班”,還舉辦了“阿爾及利亞防沙治沙技術培訓班”。

宁夏:锁滚滚黄沙 筑绿色长城

以治沙促治窮

今年“世界防治荒漠化與乾旱日”我國確定的宣傳主題為“防治土地荒漠化,助力脫貧攻堅戰”。

據統計,全國近35%的貧困縣、近30%的貧困人口分佈在西北沙區。在西北腹地的寧夏,這一點更為突出。近年來,寧夏堅持科學治理,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宜林則林、宜灌則灌、宜草則草、宜荒則荒”的原則,充分發揮沙區光、熱、土地等資源優勢,因地制宜發展沙區特色種養業、精深加工業和沙漠旅遊業,合理開發利用沙區資源,培育沙區特色產業,為沙區貧困人口提供相對穩定的就業崗位,增加群眾收入。

早在20世紀70年代,王有德就率先引入市場機制,破解造林成本“倒掛”難題。如今,按照當初的“路徑”,白芨灘林場職工張雪雲在完成林場規定的“每個職工一年扎1萬個草方格,栽植1萬株樹苗,治沙100畝,從治沙中實現收入1萬元”目標任務的同時,還在管理站承包了經果林和苗圃,收入明顯增加,實現了治沙與致富同步。

在銀川市興慶區一片名為紅墩子的沙地裡,寧夏本土企業寶豐集團投資300億元建設光伏發電和枸杞種植項目,規劃發電功率3GW,共10萬畝枸杞扶貧田,為當地百姓創造增收機會。

宁夏:锁滚滚黄沙 筑绿色长城

白芨灘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綠色向沙漠挺近。寧夏林業廳供圖

除了大規模的巨量投入,寧夏一批中小農牧企業也沙中淘金。在平羅縣陶樂鎮廟廟湖移民新村,在一家企業的介入下,三年時間,一片荒蕪的沙地已成為年經濟效益1800萬元的瓜菜種植基地,為當地移民增收創造了條件。

寧夏擁有沙坡頭、沙湖等“沙”字頭的著名景區。2016年9月,國家旅遊局宣佈同意寧夏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神奇而廣袤的沙漠日益成為寧夏獨特而寶貴的旅遊資源,吸引著大量四海賓客前來,也大大推動了當地經濟發展和居民增收。

為構建祖國西北地區重要生態安全屏障,寧夏正在加快建設北部平原綠洲、中部乾旱帶防風固沙、南部山區綠島三大生態系統,並從今年開始繼續推進大規模國土綠化行動,計劃2018年完成營造林145萬畝,治理荒漠化50萬畝、水土流失800平方公里以上;2018年至2022年完成營造林500萬畝,全區森林覆蓋率提高到16%,森林總面積達到1245萬畝。

《光明日報》( 2018年06月10日 10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