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類不能對孩子說的話!很多家長都無意中說過,尤其最後這類話!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會無意中說出一些話,這些話對於家長來說可能只是口舌之快,卻可能對孩子造成很大的不利影響。下面這6類話家長儘量不要對孩子說。

6類不能對孩子說的話!很多家長都無意中說過,尤其最後這類話!

一、貶低孩子

孩子有時候可能不聽話,家長在生氣的時候會說一些氣話,甚至語氣中帶有貶低孩子的意思,比如:你做什麼都幹不成。當然了,每個家長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做什麼都不成,這只是因為生氣順嘴一說,但對孩子卻有無形的傷害。

孩子還很小,即便現在的孩子比之前的小孩聰明的多,但終究還是孩子,對於一些話的理解只能停留在字面上。像這種貶低孩子的話,在孩子聽來就是父母在否定自己的能力,孩子也會感到很失敗,並且會非常傷心。

6類不能對孩子說的話!很多家長都無意中說過,尤其最後這類話!

二、威脅孩子

很多父母在孩子不聽話的時候,喜歡威脅孩子。比如孩子在遊樂園玩的高興,父母叫回家也不走,父母就會威脅孩子:再不走就把你扔這不要你了。

這樣威脅孩子,會讓孩子對破壞對人的信任感,而缺乏信任感的孩子會焦躁、易怒、膽小,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另外,父母威脅過孩子後卻並不會那麼做,結果就是孩子慢慢會對父母的話不當回事,以後就更難管教孩子了。

三、指責孩子

有些時候孩子做錯了,並且已經承擔了後果,家長雖然也心疼孩子,但又有些生氣,就會再去指責孩子。比如孩子因為不聽父母的話,衣服穿少了導致感冒,寶寶已經很難受了,家長再去指責孩子“不聽話”“好賴分不清”就不合時宜了。

寶寶不聽話確實讓家長生氣,再出現一個不好的情況,家長是又急又氣,但是既然寶寶已經承擔後果,有了教訓,家長也就不用再指責孩子了。否則孩子會覺得父母對自己太冷酷,不愛自己了,而且孩子總是受到指責會變得沒有自信。

6類不能對孩子說的話!很多家長都無意中說過,尤其最後這類話!

四、給孩子貼標籤

有的家長在讓孩子去做某件事,而孩子不敢去時,就會說孩子是“膽小鬼”;當孩子因為某件事哭泣時,就說孩子是“愛哭鬼”,總之就是喜歡給孩子貼標籤,卻不知道這樣對寶寶是很傷自尊的。

家長在給孩子貼標籤時,只是無意中說的,或者只是一句氣話,可在孩子的理解中會認為父母就是這麼看自己的,而且自己也就是這樣的人,這對孩子是一種負面暗示,會對孩子的性格塑造產生不利影響。

五、羞辱孩子

孩子不聽話是很常見的事情,孩子犯錯誤也是很常見的事情,作為家長要根據這些事情來引導孩子,教育孩子。不過有的家長在氣頭上會去羞辱孩子,比如說孩子“太笨了”“太令人失望了”。

當最親近的人對自己說出這類話,孩子心裡是很難接受的,會認為自己的存在不被期待,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會迷失自我,甚至會自暴自棄,耽誤自己的前途。

6類不能對孩子說的話!很多家長都無意中說過,尤其最後這類話!

六、和別人對比

不少家長就喜歡拿別人家的孩子和自己孩子對比,用此來督促孩子。這些家長嘴裡常說的話就是“你看誰誰誰家的孩子多懂事”“你怎麼連人家的一半都趕不上”。

家長總是當著孩子面去說孩子不如別人,本身的目的是想給孩子找個榜樣,讓孩子更加努力,可實際上卻適得其反。因為這樣做太傷孩子自尊和自信了,也會讓孩子和父母之間產生隔閡,讓孩子感覺自己做什麼父母都看不上,是不是父母不喜歡自己。

從上面幾種情況可以看出來,很多不該對孩子說的話都是家長一時氣憤說的。所以在育兒的路上,家長一定要多一點耐心,不要一時呈口舌之快,影響了孩子一世的性格塑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