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文/杜博奇

贾跃亭又杀回来了!

乐视网的兄弟公司、贾跃亭最后的堡垒、一直被质疑包围的“法拉第未来”FaradayFuture(‘FF’),通过旗下关联公司睿驰智能汽车有限公司,在广州南沙拿下600亩建设用地,未来将在这里制造国产纯电动车。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躲在加州洛杉矶县豪宅中的贾跃亭,真的要卷土重来了吗?

贾跃亭是身价280亿的超级富豪,现在成了负债50亿,信用破产的“过街老鼠”。寄托着他全部希望的法拉第未来公司,成为他扭转乾坤的关键。

但是,这些年,法拉第未来的现金流一直不稳,最近才获得了15亿美元A轮融资。又一次,神秘投资人给贾跃亭提供了实现梦想的机会。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中国企业家中,贾跃亭是最难归类的一个,一大堆花里胡哨的概念背后,PPT融资也好,庞氏融资也好,为什么他能做成,别人做不成?

你不得不承认,运气也是一种竞争力!至于运气是怎么来的,没几个人能说得清。

1、贾跃亭是个例吗?

贾跃亭是一个极端的人。

崛起与衰败,掌声和质疑,曾经如此鲜明地交织在这个大起大落的男人身上,不禁令人生出一个疑问:贾跃亭今日的困境,与往日的辉煌,究竟是确有其能,还是时代的捉弄?贾跃亭的价值在于,他是一个极端的个例吗,他的成败逻辑是否同样适用于所有中国企业家?

当我们困惑,我们遥望历史;当我们遥望,我们受到启发;当我们受启,我们生出新的困惑。有时候,成功与失败一样,看似来得猝不及防,其实背后有着偶然之中的必然。国运如海,那些身价千亿的富豪们,不过是时代眷顾的弄潮儿,下一个浪头打来,也许就换成另一个面孔。大鳄收割韭菜,时局收割大鳄,食物链的背后,又有谁逃脱命运的轮回?

一部中国商业史,无非三个命题:创业与守业、金融与实业、政治与商业。创业与守业,则是金融与实业、政治与商业坐标轴上的平衡艺术。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2、创业与守业

“士农工商”,传统观念中,做官是正道,经商是末流。

但是中国历史上,这个观念至少两次被颠覆,一次是改革开放,一次是清朝末年。1895年,张謇以清朝状元的身份下海创业,在人心思变的年代引起的思想嬗变,也许并不亚于80多年后的公务员下海热潮。

从开办纺织厂起步,张謇一生创建50余家企业。1921年前后,大生纱厂的股票一度成为上海滩最抢手的投资标的,为股东和投资人带来巨额回报,志不在赚钱的张謇竟然成了创业明星。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对于贾跃亭而言,“造车只是手段,套现才是目的”。对于张謇而言,“实业只是手段,救国才是目的”。与其将盈余扩大再生产,张謇更愿意不计成本地投入社会建设之中,办学校、建公园,全是没有经济产出的投资。最终因为资金困难,债台高筑的大生集团轰然瓦解。

从这个意义上看,张謇算不上一个成功的创业者,或许更不能说是一名合格的守业者。然而,百年之后站在更广阔的时空下,张謇所留下的又是什么?

中国商业史上,恐怕没有谁像张謇这样,如此深刻地改变了一座城市。纵然去世已经90多年了,南通仍然处处可见张謇留下的痕迹:从道路、学校、工厂到公园、博物馆、图书馆,甚至气象台,这个清朝状元出身的实业家,精神气质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之中。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张謇去世前,大生纱厂负债900万两白银,被债权人接管,在后来的战争中,控制权几度更迭。1952年公私合营后,大生纱厂经过多次改革,演变为今天的江苏大生集团,纺织品远销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涉足文化产业、汽车销售等多元化产业,解决上万人就业问题。

3、金融与实业

清末开埠后,落后生产技术遭受外力侵袭,压力最大的是棉纺织行业。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诸国将中国作为棉纺织品倾销地,从1880年代开始的半个世纪中,棉纺织品每年都是进口的首位。

当西方资本大举入侵之际,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则通过银行系统掌控中国棉纺织业,从1931年至1937年,官僚资本以投资设厂和债务重组的形式掌控30余家纺织厂。

如此形势下,多数中国棉纺织厂如同张謇的大生纱厂一般,由于资金困顿而不得不被资本收编,只有一个例外:白手起家的荣宗敬、荣德生兄弟何以成为中国的“棉纱大王”?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答案是金融与实业的互相借力。经营钱庄出身的荣氏兄弟深知金融“化腐朽为神奇”的魔力。在国际资本与官僚资本的双重压迫下,他们举债扩张,巧妙地运营金融杠杆,每逢行业危机便展开逆势扩张,不断兼并经营不善的工厂,引入科学的经营管理方针恢复盈利能力。

荣宗敬以个人名义投资7家钱庄、2家银行和1家保险公司,以公司名义投资3家银行,还是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大股东,以股本为杠杆,撬动了十倍、二十倍的银行资金。荣宗敬曾向人解释他的“融资术”,“ 我搭上一万股,就可以用上他们十万、二十万的资金”。

由此,自1902年创办保兴面粉厂起步,到1932年时,荣氏兄弟控制了全国面粉总产量的30.7%、棉纱总产量的18.4%、棉布总产量的29.3%,掌控了三分之一的中国人的衣食问题。荣氏兄弟成为“棉纱大王”和“面粉大王”,他们的创业故事还被日本人写入小学课本。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金融杠杆在推动荣氏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在大幅侵蚀企业的经营利润。1934年荣宗敬投机洋纱失败,亏损1200万银元。与此同时,在欧美棉纱的大肆倾销下,负债经营的申新纺织厂陷入巨亏,在债权人的压力下,工厂或被强行拍卖,或被官僚资本觊觎,荣氏企业元气大伤。

4、政治与商业

生意做到一定地步,官就找上门来,做官,有时候是为了更好地做事。

比如张謇曾做过民国教育会长、实业总长,无非是为“实业救国”。荣宗敬担任工商部参议、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也是为了生意方便,一旦对民国政府心灰意冷,他们也就纷纷辞去这些职务。

商人终归是商人,一旦混淆了身份,产生官商的心理错位,多半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

千百年来,中国历史上涌现出数不清的商人,而提起“红顶商人”,胡雪岩毫无争议地排在首位,现在杭州胡庆余堂药店大堂仍悬挂着他身着官服的画像,成为“红顶商人”的绝佳写照。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胡雪岩的发迹大致遵循这样一个轨迹:在杭州钱庄做伙计时,冒着丢掉饭碗的风险,用公款资助了一位落魄之士,日后此人平步青云还以涌泉之报,胡雪岩的人生也由此翻转。天平天国期间,借助杭州官场的关系,胡雪岩得以代理番库府银,为清军筹运粮饷和军械。获得左宗棠的赏识之后,胡雪岩开始飞黄腾达。左宗棠创办福州船政局、平定甘陕回乱,离不开他在幕后举借外债、订购军火。因有功于朝廷,他获封为二品大员,“赏黄褂,加红顶”。

亦官亦商的胡雪岩,鼎盛时期开设20余家阜康银号,还从事典当、药材生意和生丝贸易,资金最高达两千万两以上。影响力之大,足以操纵江浙商业,甚至为西洋人所信服。

1883年,上海爆发金融危机,几个月内倒闭了60余家钱庄,因将大量资金用于生丝收购,胡雪岩的阜康钱庄资金空虚,在挤兑风潮中破产。值此之际,政治对手翻出胡雪岩代朝廷向外资银行借债吃回扣的旧账,胡雪岩被革除官职,抄家法办,在巨大失落中郁郁死去。

一百年多前,胡雪岩耗费数百万两白银建成的豪华府第,如今隐匿在杭州闹市的一条幽僻小巷中。从不起眼的偏门拐进大门,迎面便是一座五开间的轿厅,几乘古色古香的轿子摆放左右。遥想当年,达官贵人迎来送往的场面何等煊赫?而今天,高堂仍在,宾朋不复。

轿厅靠墙的一侧,摆放着几张木椅,供轿夫临时休息之用,按照规制,原应条凳,这便是“冷板凳”的来处。浙江民间有“花花轿人人抬”的俗语,胡雪岩以此为准绳,在官场、商场、洋场三股势力之间周旋游走。

贾跃亭背后,中国企业家的宿命轮回?

令人唏嘘的是,纵使胡雪岩有天纵奇才,“抬完轿子”之后还不是照旧去坐“冷板凳”?而这,又何尝不是所有“红顶商人”共同的结局?

海德格尔说:“如果我能向死而生,承认并且直面死亡,我就能摆脱对死亡的焦虑和生活的琐碎。”纵然有胡雪岩的“前车之鉴”,又有多少人能抵御“红顶商人”的诱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