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根據《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餐飲門店每年以超過20%增長。但卻倒下了285萬家餐廳,店開得快淘汰得也快。另以美團點評發佈的《2017中國餐飲供給側發展報告》數據顯示,已關餐廳平均壽命為508天 。無論是在城市街頭還是大商場內,總是不斷有餐廳關關停停如同走馬燈,知名餐飲品牌也難道關店厄運,而這,只是中國4萬億餐飲市場的縮影。

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很多明星餐廳、眾籌咖啡館紅的快也倒閉的快,夾帶明星光環只是省了市場宣傳費用,在日常運營中,明星光環沒有任何意義。趙小姐不等位悉數全關,孟非的小面連關3店,韓寒的“很高興遇見你”也基本關張大吉。

如今的餐飲行業非常專業,對創業者的能力要求非常高。作為一個合格的餐飲創業者,必須要懂:客群(市場、消費心理學)、餐廳選址(商業地產)、視覺美學(餐廳硬軟裝、園藝、平面設計)、後廚(供應鏈、研發)、前廳(員工管理)、活動和話題(營銷)

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很多餐飲人認為餐飲有著巨大的市場規模和很低的門檻,以為只要找個市口好的門面,再加個會燒菜的大廚就能開業了,正因為他們想的這麼簡單,才造成餐飲行業成為創業人數最多的業態,因此也加劇了市場競爭。

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還有很多把情懷當飯吃的餐飲企業,卻忘了自己的首要目的是為了盈利,得讓自己和團隊活下去才能談情懷,不然就是自嗨,又燒錢又浪費時間。

食品安全與後廚管理和供應鏈都息息相關,是餐廳經營管理中的重頭,是無時不刻不得放鬆的環節。食品安全是不可觸碰的高壓線,一籠小確幸、桂滿隴上海某店、海底撈,小龍坎……均因為食品安全問題或死或影響品牌口碑。

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做餐飲,最終需要消費者他們熱愛你的品牌,且有忠誠度,餐廳要定好自己到底是面對什麼消費群體的,對他們的年齡、職業、收入、興趣愛好、消費偏向等等都要非常瞭解,只有很清楚地知道他們喜歡什麼、厭惡什麼、需求什麼,才能有針對性地為他們定製餐廳環境、菜品、服務體驗。才能留住消費者腳步。

成功的品牌與其說是在販賣產品,不如說是在販賣物質和精神生活的審美觀、價值觀,也就是生活方式。也就是“場景化”,更是品牌與顧客生活方式的鏈接,你想對你的顧客展示怎樣的審美觀、價值觀,自然就會有相應的店鋪設計和產品以及服務。

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麥德龍同一品類下的SKU不會超過4個,基本每個上架的都是爆款。過多的選擇只會讓顧客無所適從,精選最好最佳的產品,不但能減少顧客的選擇困難症,也易於餐營者們深耕單品,把單品做到極致。

餐飲業是個特別容易同質化的業態,跟風拷貝現象嚴重。當喜茶紅了之後,滿大街鋪天蓋地的奶蓋,當髒髒包紅了之後連便利店裡都賣。所以大廚的深耕和創新精神就特別重要:既要有別家沒有的獨門絕技,又要有新潮流新風尚的感知能力。

什麼?2017年竟有2850000+餐廳關門!

任何行業都無法在時代的大潮中獨善其身,餐飲業也難免有更新、重塑的陣痛,毫無疑問餐飲行業的競爭會越來越劇烈,成功也會越來越艱難,做餐飲並不是有店面、廚師和服務員那麼簡單,其中的門道,還是需要餐飲創業者去深入研究和考察,做好品牌定位,就是贏得競爭,最終取得成功才是餐飲人選擇做餐飲的目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