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體藻類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嗎?

水體藻類的危害有哪些,你知道嗎?

養殖水體中各種藻類的危害

淡水常見藻類大致分為,藍藻門、裸藻門、金藻門、甲藻門、隱藻門、硅藻門、綠藻門、黃藻門等。藍藻、微囊藻(死亡後產生的毒素更大,抑制其它藻類生長);螺旋藻(不易消化)、顫藻(不易消化)、平裂藻、項圈藻、魚腥藻、微囊藻(易產生水華)。

一、藍藻的習性

藍藻的發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溫度。藍藻繁殖時對溫度敏感,水溫在17℃以下時,不會大量發生,或者不會對魚類構成危害。當水溫上升到28℃時,由於其它藻類的生長受到抑制,同時又大量被魚類吞食(溫度高魚類攝食代謝增強),藍藻很容易形成優勢種群而大量爆發。

①PH值:藻類喜歡偏鹼性的水體,高PH(PH8.0—PH9.5)會促進藍藻的發生,故應避免單一使用潑灑石灰水的方法改善水質。

②氮磷比:藍藻既可利用水體中的氮,又具有更高的利用磷的能力,低氮磷比或含磷較高富營養化的水體都可能導致藍藻的大量發生。適當提高氮磷比可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的藍藻的生長。

③生態關係:藍藻與其它藻類一起構成池塘生態系統的生產者,提供了89%以上的溶氧。因此這些生產者除了參與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外,還影響到魚類的生存。

④藍藻水華的成因:不同階段的關鍵因素不同,一般可以將藍藻水華的形成分為四個階段:休眠、復甦、生物量增加、上浮。上浮後形成藍藻水華,然後開始出現轉水。

⑤藍藻的危害:藍藻可以改變膨壓,在高溫強光照的天氣情況下,聚集在水體表層,吸收了大部分的陽光,在自己大量繁殖的同時抑制其它藻類的生長。藍藻的大量繁殖,不斷向水體分泌有毒代謝物質,從而影響浮游生物的種群演替、繁殖週期,還可引起一些浮游動物的大量死亡。

2、藍藻大量發生的危害

藍藻顆粒很難被魚類消化,大量繁殖後很快就會成為絕對優勢種群。這種通過種空間競爭形成的過度繁殖,必然也會帶來種內鬥爭,這種內鬥的結果又將導致大量的藍藻死亡。藍藻的大量死亡使得水體的生產者銳減,造成水體中的溶氧供應嚴重不足。同時,藍藻死亡分解也會消耗大量的溶氧,釋放大量羥胺、硫化氫等有毒物質。在嚴重缺氧和有毒物質存的條件下,魚、蝦、蟹類會大量死亡,甚至全部死亡。

3、控制藍藻的方法

①徹底清塘消毒,加註不帶藍藻的新鮮水:由於藍藻比其它藻類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因此控制措施以預防為主、防重於治。徹底清塘消毒可有效殺滅藍藻、降低基數,可減少大規模發生的可能。同時應注意避免隨加水帶入藍藻,對控制藍藻也有積極意義。

②定期換鮮水:對於含有較多藍藻的池塘,經常大量地換新鮮水,可稀釋藍藻的濃度。同時也稀釋了藍藻分泌的毒物濃度,促進其它藻類的生長和保持整個生態系統的動態平衡。當藍藻大量發生時,可選用殺藻藥物局部殺藻,三天後重新培養藻類。

③放養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雖然藍藻不易被消化,但由於其顆粒較大,更容易被濾食性魚類攝食到體內,在一定程度上延緩、阻礙了藍藻的生長。可供選擇的魚類有白鰱、花鰱、白鯽等。實踐表明放養一定數量的濾食性魚類時,基本不會爆發藍藻。

二、裸藻

①裸藻的發生產生裸藻水華的水環境:裸藻喜生長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中,並在營養充足時大量繁殖形成水華,成為水體中優勢種迅速佔領整個水錶面。

②水華形成的適宜溫度和季節:裸藻適宜生存的溫度範圍較廣。水華形成的適宜溫度為20—35℃,生長期橫跨春、夏、秋三個季節,尤以6、7、8、9月份生長最旺盛。

③裸藻的危害:裸藻難消化,利用率低,魚類不喜攝食;裸藻大量死亡時容易敗壞水質,分泌的物質還對魚、蝦、蟹類產生毒害作用。

④裸藻的防治:大量換水,使水體形成微流水。由於裸藻喜在有機質豐富、靜止無流水的小水體生活,大量換水能改變這種環境,使得裸藻不易在流水中或新水中繁殖。也可以用殺藻藥物進行局部殺藻,三天後用漁肥進行肥水,有良好的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