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有營養,但也要喝對時間

牛奶是個好東西,這誰都知道,

早上來一杯牛奶,注入一天新活力。

晚上睡前來一杯牛奶,助你安睡到天亮。

既然牛奶的營養這麼豐富,那就每天都早晚來一杯不就行了?

牛奶有營養,但也要喝對時間

並不是!

牛奶雖好,時間喝的不對,

不僅不能強健身體還起到反作用!

這6個時期謹慎喝牛奶

在對的時間喝牛奶,絕對是擁有健康身體的一個好方法,但是錯誤的時間喝牛奶只會適得其反。所以在以下這些情況出現時,最好就不要喝牛奶了。

腹瀉時

胃腸生理功能的急性障礙或失調,直接影響食物的消化、吸收與排洩,出現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這時應當停喝牛奶。

因為牛奶中含有乳糖,而消化乳糖要靠小腸黏膜細胞所分泌的乳糖酶。腸道發炎時,這層細胞受到破壞,身體暫時無法分泌乳糖酶。沒有乳糖酶,乳糖不能得到分解,就會刺激腸道,加重脫水、腹瀉等症狀,並在大腸中引起脹氣,不利於康復。

需要說明的是,腹瀉時可以喝酸奶,因為其中的乳糖已經被乳酸菌利用,同時乳酸菌還可以提供乳糖酶。

消化不良時

牛奶中含有的蛋白質是一種強烈的促分泌劑,具有刺激胃酸的作用,尤其是高濃度的鈣能促進胃泌素分泌,進一步促進胃酸分泌。

消化道潰瘍患者飲用牛奶後暫感舒適,過不了多久牛奶緩衝胃酸的作用被其明顯刺激胃酸分泌的作用抵消,反而出現泛酸。

因此,消化道潰瘍患者病情嚴重時要暫停牛奶。病情穩定時喝牛奶一定要控制好量,每天最好在250毫升以內。

感覺燒心時

出現持續燒心的感覺,可能是反流性食管炎發作。

反流性食管炎是由於反覆發生的胃食管反流引起的,原因有食管裂孔疝、下食管括約肌壓力減小、反覆嘔吐等。

牛奶有營養,但也要喝對時間

含脂肪較高的全脂牛奶、巧克力等可降低食管括約肌壓力,反流性食管炎發作期應避免選用。

剛做完腹部手術後

腹部及消化道部較大手術後,腸道處於低功能狀態,需禁食。

術後2~3天,肛門排氣後,可給予少量流質飲食。剛開始進食時,應避免進食牛奶、薯類等脹氣食物。

腸炎時

炎症性腸病是一組病因不十分清楚的慢性非特異性腸道炎性疾病,包括潰瘍型結腸炎和克羅恩病。

炎症性腸病急性發作期應當禁食並給予全腸外營養。臨床症狀緩解,炎症反應消退後,開始進食仍應以低膳食纖維、低糖且不含乳糖的食物為主。

因此,炎症性腸病發作期,膳食中應剔除牛奶。

有消化道急性炎症時

急性胰腺炎發作時表現為急性腹痛、發熱、噁心、嘔吐、尿澱粉酶增高等症狀,此時喝牛奶可加速胰液分泌,從而導致噁心、嘔吐次數增加。

急性膽囊炎發作期也不適合喝牛奶,應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嚴格控制脂肪和膽固醇含量高的食物。待到身體恢復,可選擇脫脂或低脂牛奶。

牛奶有營養,但也要喝對時間

以上就是一些不適合喝牛奶的時期,如果你有每天喝牛奶的習慣,記得有上面的情況就先暫停一下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