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魯迅筆下機靈的閏土成年後變得麻木?

潤楊閬苑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閏土,到了中年之後也開始變得麻木,生活甚至還不如閏土,不敢辭職不敢換工作,不敢有自己的理想,上有老下有小,小心翼翼的過著自己的每一天,每當我們回想起自己的中學時代學過的少年閏土這篇文章,細細想來原來自己也變成了和閏土一樣的人,一樣的麻木,一樣的會有一個自己手製的偶像,只不過今天的這個偶像叫做奮鬥,叫做學習,叫做希望,叫做創新,叫什麼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最終都成了閏土。

閏土變得麻木,其實並沒有特別的原因,像千千萬萬的我們一樣,我們甚至都不知道自己從什麼時候開始變得麻木的,自己曾經喜歡的慢慢開始放棄了,自己看不慣的也慢慢習慣了,看著每個月都要交的房貸和孩子的學費,每天都得去做那重複的千篇一律的工作,魯迅先生太深刻了,原來我們都成了閏土,當然極少數人成了“潤”,那只是傳說中的,我們並不曾見過的。

少年潤中年土,我們都曾經是夜裡看瓜扎猹的少年,如今大多數都成了那個麻木的中年閏土,是的,我們學過這篇課文,只不過想不到的事,我們以為不會發生的我們身上的事還是發生了,這種知道答案也無法避免的或許就是命運的力量吧。


昭烈名臣

每個少年都有閃閃發光的夢想,每個女孩都認為自己是尊貴無人比的公主,兒時的天空無疑是碧藍碧藍的,卻不知道自己,抬頭只也看見四角高牆的天空。

富家子弟迅哥兒,津津有味的聽著,閏土講那些離奇有趣的故事。比如說亮閃閃的鋼叉擊中了偷瓜的猹,眼睛裡閃耀著崇拜的光芒,激勵著小閏土講下去,覺得他將來能成為有本事的大英雄。


誰又不曾做過英雄的夢呢,即便青春漸老,那些小人物縱橫天下,從變形金剛,小飛俠換成了魯賓遜,超人,又變成了OO7或了不起的蓋茨比,而今又希望猜中五百萬的秘碼,再無奈讀讀《凡人修仙記》,看看穿越劇也許回到古代,也能成就一番霸業…

夢總要醒的,絕大多數人的生活,喧囂之後都塵歸塵土歸土。一地雞毛,人到中年萬事休。"深夜,我們的酒杯碰在一起,聽到的都是心碎的聲音”。

魯迅和閏土再見面時,兩人的境況大不一樣了。如果說少年時,他們還能平行,而今迅哥兒成了"老爺”,閏土則土成了一個老實巴交的農民。


"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生活的苦難艱辛,把機靈的少年,刻畫成今日衰老的模樣了。

這讓人想起電影《孔雀》當中的姐姐衛紅,縱是拼盡全力,用盡力氣也只能平凡。

小說《繁花》中宋老師說,不要怕失敗要勇敢。滬生則說蟋蟀再勇敢,也是要輸要死的。

迅哥兒留學歸來,天分和階層不同。除了純真的童年,還有什麼共同?面對木頭人樣的發小,先生只剩下可憐同情了,把凡是不必搬走的東西,儘可以送他。


就像許多人參加同學會歸來,總不免要失意和憤恨。好同學加死黨,牢固的友誼小船說翻就翻了。成功的看見落魄的只有嘆息,所謂友情再無利用價值,唯多喝酒多吃菜,把當年的糗事再重翻一遍罷了。

改變命運實現理想,逃脫冥冥之中後宿命,任何時代逆襲雖然都不是件易事。因為我們都是草根,喜歡那些勵志的故事,雷海為因為得了詩詞大賽的冠軍,終於不用送外賣,有了辦公室,餘秀華會寫詩,出了名也進了作協,大衣哥會唱歌掙了錢,過上好生活…


希望總是有的,正如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也多虧了和魯迅的交情,閏土的後人,才能在魯迅紀念館謀得一份看門人的差事,繼續講述那個脖子上戴著明晃晃的銀項圈,名叫潤土的少年故事。

元元,金沙江邊的小🐟兒,默默做著大海的夢,期待您的關注,隨手點評,手有餘香哦。🌸:🌸:🌸

元元的天下

在魯迅先生的《故鄉》這篇小說裡,閏土這個形象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在小學各版本課文中,一直都有《少年閏土》這一課。

"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下面是海邊的沙地,都種著一望無際的碧綠的西瓜……"在這一優美的文段裡,一個聰明伶俐的海邊少年月夜看瓜刺猹的情景躍然紙上。這少年便是閏土。

少年閏土,閏月生的,五行缺土,所以叫閏土。他項戴銀圈,頭戴一頂小氈帽,會裝弶捉小鳥雀,他見多識廣,知識豐富,純樸,天真爛漫。

少年閏土,動作機敏,語言充滿智慧,在作者(一個少爺)眼裡是個少年英雄形象。

中年閏土,眼神呆滯,動作遲鈍,與作者"我"闊別重逢,眼神先是歡喜,轉瞬變得淒涼,後來竟至於呆滯、木訥、沉默,麻木"像一個木偶人"。與少年時鮮活的形象天壤之別。

造成閏土變化的原因,在書中作者是這樣清楚、明確——"多子、饑荒、苛稅、兵匪、官、紳,都苦得他像一個木偶人了。""他大約只是覺得苦,卻又形容不出。"

據資料介紹,閏土原型是一個叫章閏水的人。少年閏土和中年閏土是魯迅先生著力塑造的藝術形象,閏土是中國小說中典型的農民,他代表著舊中國深受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官僚資本主義三座大山的壓迫,是政治上受壓迫、經濟上受剝削的勞動人民。他與祥林嫂、阿Q 等農村人物一樣,在中國文學史上佔有重要地位,魯迅先生對這些勞動人民寄予深切的同情。




老林文學社

回望過去看現在,你我何嘗又不是“閏土”呢。少年時期,無不憧憬著夢想,無憂無慮過活每一天,哪怕家境貧寒一點,卻也是“少年不知愁滋味”。可等到真正到了中年閏土的年齡,又怎樣呢?夢想在現實面前狗屁不是,雖依舊活著,但卻如同行屍走肉,終日拖著疲憊的身軀,仰人鼻息,聽人擺佈,看人臉色行事。或有人說,這是你賤,你大可以不必這樣。是啊,大可以不必這樣,但又能怎樣。等說這些話的人到了一定的年齡,再回味自己說的這番言語,不免搖頭一嘆,原來自己也不過如此。

少年閏土,看瓜刺猹、雪地捕鳥.....充滿少年活力和精氣神,語言中充滿智慧和熱忱;動作中充滿機智和靈敏;神態中充滿快樂與喜悅。可中年閏土又是一副什麼表情呢?動作遲緩,反應遲鈍,神情之中滿是淒涼,以至於近似呆滯,這一切不都是因為生活艱難,飽經壓力所導致的嗎?這時的閏土已經變的麻木不仁,再沒有往日的精氣神。精氣神沒了,人也就是完了,只能如同行屍走肉般的活著。

看閏土想自己,雖沒有生活在閏土的年代,卻依舊肩負沉重壓力和生活負擔。每月的房貸,孩子的教育,父母的養老,工作的繁忙,家庭的瑣事等等等等,壓得你透不過氣。於是你也變得呆滯,變得麻木,眼神中少年時期對生活的憧憬變為淒涼。

閏土不是一個人,而是無數人,無數的人到了一定年齡,都會變成中年閏土。很多時候,不是你想變,而是生活迫使你變。


大獅

認清一個人物,必須要看那個時代!

當是時,正是中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時代。戰爭災荒瘟歿橫行,中國的農村,中國的農民掙扎在死亡線上。既使風調雨順的年代,老百姓能吃上飯就不錯了。閏土或許上有老,下有小,為了生計而努力勞作,苦苦掙扎,在多少年之後,他象我們一樣,不認命又昨辦?

二中國的文化的傳統禮教,壓抑著青少年兒童天性的開放,自由的追追趕。君君臣臣子子父父,是一點不可逾越的。因此多少年後,再見訊哥,木納又認真他叫了:老爺!老爺一聲,有時間的隔離,又有泣血的辛酸!即是個體的大不幸,又是對社會的無情控訴!

你看到一個人從少年的機靈,變為中年的麻木嗎?其實很多時候,看看自己就知道了!


萬里雪飄74

魯迅先生認識的少年閏土,何不像我們一樣,對明天有著憧憬,對一切有著嚮往的心,沒那麼多小心思去在乎些什麼,不用考慮那麼多,也沒有那麼強的自卑感!可以心與心的交流!

但人總是會長大,總會承擔一些自己該承擔的責任,在承擔責任之前,自己僅有的自尊心,有的無煩惱有貧富貴賤之區別,都被拋在了腦後。成年後的閏土,肩上擔著一家人的擔子,壓得很重,也壓低了他的自尊心。當魯迅先生和兒時的夥伴相遇的時候,閏土卻變得成了那麼陌生!因為生活,因為等級觀念,因為這是他的生活方式……所以他變得和魯迅先生如此陌生!卻又似曾熟悉的樣子!


流柳er

我是老農民,我還以為要下雨,農村乾旱久了,就希望下一場透雨,作為他家裡就希望是這樣。所以取名潤土。但農村種莊稼,一年四季臉朝黃土背朝天,幹農活勞累艱難。汗流夾背,年年重複著過去的耕作方式,沒有多少外界聯繫,長年與土地莊稼活打交道,自然就形成了沉黙寡言。不善言辭。也許那少年時的夢想破滅了。那年代社會不穩定,在鄉下也是安穩之地。他家裡走向沒落,才有此情況。


自在瞭然1

為生活所迫!

且不說少年閏土,咱當年就是十分機靈的,現在也很麻木,事實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這樣,魯迅筆下的閏土就是千千萬萬個我們的縮影,漸漸地就麻木了隔膜了再也不會與人交心了。

小時候的我們眼神清澈空靈,長大後渾濁無神;小時候的我們對世界充滿好奇,長大後除了錢對什麼都提不起興趣;小時候的我們一隻螞蟻能玩一天,長大後踩死一隻螞蟻都顧不上看一眼;小時候的我們理想是天馬行空的,可以是宇航員可以是科學家可以是大大官……長大後的我們算了不說了說多了都是眼淚。

兩小無猜,赤子之心,呵呵,這些都是小時候才有的東西,再也回不去的才是最珍貴的。

當年兩個人在一起,你知我不會騙你,我也知你不會騙我,你會盡心盡力地呵護我,我也會一心一意地維護你,後來你被傷害了一次又一次,你是否還會一如當年待我如初愛我如故?

當年七八十歲摔倒的老大爺我都敢扶起來,後來老人家到處誇我小小年紀了不起,現在借我100個膽子我可能都不敢了,就算99個人誇我,那我也死定了。

我做人本本分分,做事謹謹慎慎,不是我生來唯唯諾諾,是我背後還有一大家子人要養……

我人雖麻木,心卻依然嚮往著空靈,閏土是你,閏土也是我。


小僧愛讀書

首先我想說,閏土的現象很普遍。讀的時候我都沒有驚訝。哪個男人的中年不是為人保守老實,在家抱著孩子,因為承擔不起風險。現在的問題是提高人均生活水平,這樣才能不斷改善這一現象。


Alexis518

這是靈魂的差別。魯迅有一顆七竅玲瓏心,而大部分人卻都只是烏合之眾。我不是說閏土很差勁,我的意思是閏土他的本質就是註定要走向麻木的。即使他生活在盛唐,又或者生活在現代,外部環境開不開明或先不先進,其實都改變不了什麼。就好像鯤就是鯤,鵬就是鵬。魯迅想要閏土做回原來的樣子,那隻能祈禱佛祖親自來度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