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J法-QC新七大手法

KJ法是日本品管工具-“QC新七大手法”:矩陣圖法、KJ法、關係圖法、系統圖法、矩陣數據分析法、PDPC法、箭形圖解法之一。

KJ法的創始人是東京工人教授、人文學家川喜田二郎,KJ是他的姓名川喜(KAWAJI)的英文縮寫。這一方法是從錯綜複雜的現象中,用一定的方式來整理思路、抓住思想實質、找出解決問題新途徑的方法。

他在多年的野外考察中總結出一套科學發現的方法,即把乍看上去根本不想收集的大量事實如實地捕捉下來,通過對這些事實進行有機的組合和歸納,發現問題的全貌,建立假說或創立新學說。後來他把這套方法與頭腦風暴法相結合,發展成包括提出設想和整理設想兩種功能的方法。這就是KJ法。這一方法自1964年發表以來,作為一種有效的創造技法很快得以推廣,成為日本最流行的一種方法。KJ法的主要特點是在比較分類的基礎上由綜合求創新。在對卡片進行綜合整理時,既可由個人進行,也可以集體討論。

KJ法的實施步驟

  1.準備

主持人和與會者4~7人。準備好黑板、粉筆、卡片、大張白紙、文具。

2.頭腦風暴法會議

主持人請與會者提出30-50條設想,將設想依次寫到黑板上。

3.製做卡片

主持人同與會者商量,將提出的設想概括2-3行的短句,寫到卡片上。每人寫一套。這些卡片稱為“基礎卡片”。

4.分成小組

讓與會者按自己的思路各自進行卡片分組,把內容在某點上相同的卡片歸在一起,並加一個適當的標題,用綠色筆寫在一張卡片上,稱為“小組標題卡”。不能歸類的卡片,每張自成一組。

5.併成中組

將每個人所寫的小組標題卡和自成一組的卡片都放在一起。經與會者共同討論,將內容相似的小組卡片歸在一起,再給一個適當標題,用黃色筆寫在一張卡片上,稱為“中組標題卡”。不能歸類的自成一組。

6.歸成大組

經討論再把中組標題卡和自成一組的卡片中內容相似的歸納成大組,加一個適當的標題,用紅色筆寫在一張卡片上,稱為“大組標題卡”。

7.編排卡片

將所有分門別類的卡片,以其隸屬關係,按適當的空間位置貼到事先準備好的大紙上,並用線條把彼此有聯繫的連結起來。如編排後發現不了有何聯繫,可以重新分組和排列,直到找到聯繫。

8.確定方案

將卡片分類後,就能分別地暗示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顯示出最佳設想。經會上討論或會後專家評判確定方案或最佳設想。

KJ法的應用流程

原理:結合腦力激盪、分類法、歸納法。

適用情況:

問題複雜,起初情況混淆不清,牽涉部門眾多,檢討起來各說各話時特別適用。例如公司營運不善、供產銷不協調、市場佔有率節節敗退等。

  優點:解決問題過程可以促進團隊學習,開拓視野,突破部門藩籬,並獲得整體的觀點,有助於減輕內部矛盾,並將精力集中於解決問題,而不是內部耗損。

困難:需要較有經驗的主管引導,才能有效的促成坦誠與開放的態度,並在分類與歸納過程,能形成合理的答案。

2.建立共識:運用團隊技巧,讓團體成員降低壓力,建立整體共存共榮的一體感,避開針對個人與部門的攻擊,減輕防衛性的心理狀態。研討會不要在公司裡,封閉式效果更好,座位的安排不要依照組織位階,圍成圓圈或馬蹄型較佳。

3.定義挑戰:清楚提出挑戰,並指出期望的結果。例如∶公司已經投入3億開發高新科技項目,至今尚無成果,我們的目標是找出問題的關鍵,並決定是否繼續投入資金,如果要繼續投入,未來該如何控制本項目,並如何確保成果。

4.展開腦力激盪:人數如果在12人以下,可以集體操作,如果在12人以上,最好分成幾個小組,每組約4-8人,將同部門的人,分散在不同的小組,以便能互相交流。此階段主要將所有問題現象詳細列出,並將問題寫在N次貼的貼紙上,每張貼紙只寫一個問題,時間約為30-90分鐘。如果問題太多,可以延長時間,但中間需要休息。

5.彙集問題-腦力激盪結束,集合各小組成員,由各小組輪流上臺發表腦力激盪結果,並將N次貼一一貼在事先準備好的大海報紙上,如果有相同點,便將該問題貼在一起,當全部發表完後,所有可能的問題已經全部呈現在大家眼前。一般問題會在數十個左右,特別複雜的情況可能多達幾百個。

  6.分類整理-此時由主持人引導大家將問題分成幾個大類,分類完成後,經過檢查一遍,便形成幾大類的問題了。

7.排出順序-將每一大類的問題,根據其嚴重性排列順序,如果問題甚多,可以分成A、B、C三組,A組是最重要的,B組是一般重要,C組是次要的。

8.責任劃分-將各類問題牽涉的部門,以矩陣圖的方式列出,並標示出主要負責部門與參與解決部門。主要負責部門標示◎參與部門標示以○。

9.構思方案-由主要負責部門帶頭,舉辦小型研討會,並提出建議方案,經由決策小組同意後,形成決策,同時交付執行。

10.效果確認與跟進-根據執行計劃,定期與不定期的檢討成果與進度,並做適當的調整與修正,直到問題解決完畢。

11.標準化-如果此問題將來還會遇到,必需將此次的經驗,變成標準化的流程,並將相關的資料形成書面化,以利未來的參考,不僅能節省時間與成本,更能促成組織的學習能力,這也是未來組織的重要核心能力-知識管理的能力。如果公司有內聯網,應該將此信息公佈於網上,以便將此經驗轉化為全公司的技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