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的故事致敬特殊的节日——母亲节

母亲节感念父母恩重

行孝道引领双亲念佛

现在是北京时间9点19分,尊敬的佛宝居因果实修正法8群的师兄朋友们,尊敬的广大听众朋友们,大家上午好,与往常一样老宋给大家带来新的分享。

特殊的故事致敬特殊的节日——母亲节

以前我回老家,当然是没有结婚前,老宋28岁才结婚。结婚前回老家的时候,每次出门爸爸妈妈都会送很远很远的路,尽管自己一再的说:“爸爸妈妈回去吧,已经送的老远啦!”他们会说:“没事没事,反正也是锻炼锻炼身体。”一直送到这个山旁边,有时候能送到山下,有时候就直接把我们送到了公交站牌。我们家离公交站很远,以前和大家分享过:老宋是国家级贫困县里的一个村里的人,我们住在山上,在以前路都不怎么通,石子路,汽车站离我们家应该有十里之遥。当分别那一刹那,当汽车将要开动的时候,我能清楚的看到妈妈眼里闪烁着泪花,有时候他们会借口说看其他的事情,偷偷擦拭眼泪,那个时候我已经20多岁了。孩子是母亲的心头肉,这种情况只有我有了孩子之后,才有了些许改观,爸爸妈妈更疼爱他们的孙子、孙女了。

特殊的故事致敬特殊的节日——母亲节

我是在讲我的故事,其实也是在帮大家回忆啊,天下哪个母亲不是这样子的呢?你仔细回想、回想小时候,我们虽然被母亲打过、骂过,但是打骂何尝不是一种关爱。我老家有这么一句话:打是亲、骂是爱,不打不骂是颗菜,是不是啊?一定要理解父母啊,哪有无缘无故的被打?哪有无缘无故的被骂呀?总之我们小时候比较淘气,我们犯了错误,和你无关之人,人家才不打你,人家才不骂你;与你有仇之人,有怨之人巴不得你走偏走歪,你犯了错误他们是拍手喝彩,欢呼鼓舞。当然这个错误是大错,但对于自己的父母来说,那是肝肠寸断啊!大家仔细想一想是不是啊?

我们一起来回味,当你记事起,妈妈送你上幼儿园,在幼儿园的路上,怎么叮嘱你?你去了幼儿园,你看见了那么多的小朋友,既开心又害怕,在那么多陌生的目光的注视下,你心里边是忐忑不安,妈妈如何鼓励你?当第一次放学,妈妈来接你,你能看到妈妈多少的期待,你心中是不是非常的想看到妈妈,这时候妈妈就是你的全部。当你越来越大去外边上学了,上初中了,有一天爸爸妈妈来看你,从窗户上在偷偷的瞅你:看看孩子有没有用心?最近吃胖没有?生活怎么样?这个时候你看到妈妈,心里边恨不得马上就跑出去,妈妈也同样,不然怎么会来看你啊?

回想一下过去,有多少次妈妈在鼓励我们,有多少次妈妈在教育我们,有多少次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有多少次做了很多坏事,给爸爸妈妈添麻烦。时间过去了,有时候想想自己都罪不可赦,但是爸爸妈妈没有舍弃我们,依然在爱着我们,从刚生下来就爱,一直到你死,百岁的母亲都会牵挂80岁的儿子。而我们呢?我们又是如何报答的?小时候找了很多麻烦,我们也就不说了,当我们思维逐渐成熟,年龄渐渐变大,进入叛逆期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了不得了,觉得父母老了,跟不上时代了;觉得父母的思维已经是老土老土的了,和父母有代沟了,开始不愿意与父母交流了,开始不愿意接听父母的电话了,只有在自己缺钱的时候,才想起爸妈。父母并没有怪你,他们知道你一联系,就是没钱啦!我们做了太多太多不懂事的事,父母始终没有怪我们,后来我们工作了,工作忙回家越来越少,我们找的理由也越来越多:“爸,今天加班”;“妈,厂里边有个会”;“爸,我们厂里边要组织一个旅游考察”;“妈,我改天闲下,一定回家。”我们找个理由挺容易,但是老人的心凉啦!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当我们的孩子像我们一样,那是多么难受的一件事情啊!

在施行计划生育的时候,每家只有一个孩子,哪儿的父母不想和自己的孩子说说贴心窝的话?“当你老啦,头发白啦~”我也在想,有一天我老了,我的儿女他们会不会也很忙啊?忙的忘记父母,忙的忘记家。

昨晚我看了部电影,名字好像是《一切都好》,张国立老师主演的,真的把我感动了,张国立老师在里边扮演一位老父亲,妻子过世的早,留下四个孩子,孩子已经长大了,都忙。周末大家聚一聚回来看望了,老头非常开心。因为当时锁坏了,老先生配了钥匙,怕不够赶紧又配了四把,意思是每个孩子一把。又买了肉、芹菜、大米,很开心的准备做一桌好菜,迎接他的孩子。无奈的是,四个孩子都有事儿,没能来成。于是乎,这位老先生就想自己去找他的孩子们,自己去看看孩子们,给孩子们一个惊喜。因为老先生觉得很内疚,为什么内疚呢?年轻的时候为了工作,那个年代大家都是一心为社会主义建设做贡献,工作第一、家庭第二。即使是家庭第一也没办法,工作地点离家又很远,当时这位老先生应该是在新疆或西藏这类地方工作,而这一家是在北京,你看离得多远啊,回一趟家是几天几夜,一年可能只能回一次,或者两次。

不知不觉的孩子就大了,在这位老先生印象当中,他没有看到孩子每天的成长,只是每年回家一趟,看到孩子们又长高了。老先生觉得此生非常遗憾的事,就是没有看到孩子慢慢的长大,没有与孩子一起体会过喜、怒、哀、乐,觉得歉疚孩子们,于是他就想写一本回忆录,把以前的事情都写出来,记载下来,但是他又无法去回忆,为什么?因为毕竟不在孩子身边,于是他就拿出与妻子在年轻时候的来信,信件足足有上千之多,老先生一封一封的读、一个字一个字的看,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要将自己与孩子们中间的这些缺憾补起来,当有一天去见老伴的时候,和老伴一起共同来回忆这美好的人生。正因为此,才有了后边的片段,当他找孩子的时候,就一直问:“宝贝,你在8岁的时候生这个水痘,生了多久呢?”“你几岁的时候离家出走是什么原因呢?”他就一直在问孩子,他想把这些缺失的回忆完整的诠释出来。这就是一个平凡人、一个平凡的父亲,对孩子心底的爱。

今天是母亲节,老宋在后一段给大家补上父亲,不是因为老宋是男性、当了父亲,而是想把这种父母的爱都传递给大家,作为父亲他也许不善于表达,也许没有妈妈那么细致,但是他们给孩子的爱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在我们感谢妈妈的时候,别忘了也感恩我们的爸爸。

他们老了,多打几个电话吧,当老人们觉得:我养的孩子每天都还能联系一下,虽然他忙,不能时刻在身边,最起码老人感到不那么孤单。父母之恩我们是永远报答不完的,永远永远……如果你还在记恨父母(肯定有怎么一大部分人呦!),觉得父母对你不公平,觉得父母对你不友好,其实是咱们自己的心出问题了。对于父母,我们感恩都来不及,哪能去抱怨呢?即使一天都不养你,都有十月怀胎苦啊!不妨读一读《佛说父母恩重难报经》,我们点滴的孝心,哪能报父母之恩于万一,我们怎敢抱怨、我们怎敢咋舌、我们怎敢不孝啊!

或者有师兄说:我想孝敬父母,也没办法了,爸妈都不在了。对于爸妈还健在的人,我们是幸运的,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你总在想:等我赚钱了,一定带妈妈享福;等我买上好的楼房了,一定让妈妈住一住。为什么一定要把一个美好的事情安排在未来呢?我们能尽多大力,就尽多大力吧。我们好了,父母自然欢喜,但是父母可能要求的不是坐你的好车、住你的好楼,而是让孩子们走正道,做一个好人,做一个对社会有意义的人。把人做好,就是孝,不要让父母担心,让父母担心则为不孝。好好的,你要闹离婚,夫妻不和,让父母担心,你的一点点小事对于你来说或者觉得无所谓,但在父母那里却是大事。

离婚者,不孝也;吸毒者,不孝也;打架斗殴者,不孝也;修习邪法者,不孝也;不走正道者,不孝也;违背伦常者,不孝也;只要是做令父母伤心的事、违背天理的事,统统是一种不孝。只要是做令父母脸上无光之事,则为不孝。这个无光,指的是你做的非正道之事。如果你父母不学佛,你学佛了,父母暂时不理解,这不叫无光。仅举此例以说明,因为时间太长,怕大家没法儿去听。

特殊的故事致敬特殊的节日——母亲节

我们曾经在一次见证当中问过菩萨:“菩萨,念佛可成佛否?”菩萨如此回答:“念佛不一定成佛,但是不念佛一定不成佛。”大家明白此意了吧,你念佛不一定能去极乐,但是你不念佛一定去不了极乐。念佛重要不重要?就是念佛也有一部分人去不了,为什么去不了?功德力不够,没有好好念,也许父母去不了,但是我们要不要想方设法的让父母来念啊?要,哪怕种一个善种子也好啊,让父母学佛、修道,让父母了解宇宙人生之真相,了解六道轮回之真谛,明白因果之真相,对生对死无有恐怖,是来是去没有牵挂——大孝也、至孝也。

特殊的故事致敬特殊的节日——母亲节

好了,在故事的最后,也祝天下的父母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常行念佛,智慧开启。同时,也愿大家做一个孝顺的孩子,做一个不让父母操心的孩子,做一个常行正法、常走正道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