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尷尬省會呼市,和省內地級市同為三線城市,網友:共同富裕

呼和浩特,通稱呼市,蒙古語意為“青色的城”。在明萬曆年間,因當時築城的城牆用青磚砌成,遠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來。

中國尷尬省會呼市,和省內地級市同為三線城市,網友:共同富裕

呼和浩特位於我國北方邊界地區,市域面積為17224平方公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之一。被人們稱為“騎在馬背上的民族”,蒙古包是蒙古族人民流動的家,但是深居內陸的呼和浩特,也面臨著經濟發展的難題,作為一個省會城市,位居三線,經濟實力不如沿海的一些地級市,實在讓人汗顏。

中國尷尬省會呼市,和省內地級市同為三線城市,網友:共同富裕

我們提到呼和浩特,就會想到內蒙古大草原、胡服騎射,昭君出塞的故事,是鮮卑拓跋的龍興地,是旅蒙商家互市之地,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交匯、碰撞、融合的發生地。

中國尷尬省會呼市,和省內地級市同為三線城市,網友:共同富裕

而且呼和浩特也是我國最大的奶源地,擁有“伊利”、“蒙牛”兩大國內知名品牌,被稱為“中國乳都”。形成了呼市最大的乳業產業鏈,奶產量、人均佔有量、人均消費量等均居全國之冠。

呼市地處我國環渤海經濟圈、西部大開發、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三大戰略交匯處,是連接三處經濟區的重要橋樑。現在在呼和浩特已建成呼市熱電廠、北方金橋等電廠,電力裝機容量在全國地級市中位居前列。電子信息產業的快速發展,冶金化工、機械製造、新興能源等方面也具有較強優勢。呼和浩特已提煉出來的生物製藥,建成全國最大的生物發酵基地之一,成為呼和浩特的支柱性產業之一。

中國尷尬省會呼市,和省內地級市同為三線城市,網友:共同富裕

地理位置的優越,公路、鐵路和航空的交通便利足以使呼和浩特跟上經濟發展的步伐,發展成我國經濟實力更強的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