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了,居然還有人聊天喜歡問「在嗎」?

2018年了,居然还有人聊天喜欢问「在吗」?

2018年了,居然还有人聊天喜欢问「在吗」?

有個朋友問我借錢,當時說下個月就還。

一個月後,他問我:「在嗎?」

我以為他要還錢呢,興沖沖地說:「在!」

他說:「我手機快停機了,現在支付寶沒錢,能不能幫我充個話費。」

我心裡的髒話快要穿透屏幕噴在他臉上了。

我相信每一個在北上廣深漂著的人,都會在某個深夜,收到一條來自千里之外的同學、朋友發來的親切問候:「在嗎?」

根據經驗,一旦你回覆了,有很大概率會出現如下對話:

1、我在XX酒店舉辦婚禮,你可一定要出席呀。

(不好意思,跟你不熟。)

2、我最近手頭有點緊,週轉不開,能不能借我點錢啊,下個月有錢了就還你。

(不用下個月了,這個月我就跟你絕交。)

這種人最討厭的是,你不回答,他就不往下說。

每次我都要衡量半天,我是在呢?還是不在呢?

說在,要是借錢的怎麼整。說不在,他說要請我吃飯怎麼辦!

說在,沒好事怎麼辦!我說不在,有好事落下了怎麼辦!

遇到這種情況,我很想扛著我的青龍偃月刀,走到他面前問:

有事兒直接說事兒,這樣我也好知道我是該在還是不該在!

朋友就算了,同事突然問你一句「在嗎」才更驚悚好不好!

- 在嗎?

- 在。

- 可以幫我個忙嗎?

- 你倒是先說是什麼呀!

- 那我說了你幫不幫我?

- ……

我就不信你看到這樣的對話不生氣!

2018年了,居然还有人聊天喜欢问「在吗」?

互聯網雖然提高了溝通效率,但是有兩個字一直在拖後腿,那就是——「在嗎?」

我曾經很嚴肅地給朋友提意見:「以後有事直接說,不要問我在不在。」

她很委屈:「我是怕你不方便,打擾到你。」

我的髒話又要按奈不住了——

你都知道你的事會打擾到我了,那你乾脆就不要開口好了!

如果說喜歡給自己加戲的人叫戲精,喜歡跟別人抬槓的叫槓精。

那麼,這種喜歡開口先問在嗎的人,應該叫「在嗎精」!

大家為什麼討厭「在嗎精」,讓它不但入選年度十大惹人反感的網絡詞,甚至還研發出了反擊套路——

- 在嗎?

- 在。

- 可以借我點錢嗎?

- 你說什麼?

- 可以借我點錢嗎?

- 不是這句,上一句。

- 在嗎?

- 不在。

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1、這種問候充滿了冰冷不真誠的套路。

喜歡用「在嗎」作為聊天的開頭,一般說明這倆人的關係並不太熟。

我跟關係好的人都說「滾出來,幫老子個忙。」

明明不熟還硬要找你幫忙,怕被你拒絕,只能先偷偷問一句:在嗎?

你無法獲得任何有效信息,只能回答一個:在。

這就給了他一個再次開口提請求的機會。

這種程序化的套路有一種把人逼到牆角的壓迫感。

而且,他明明都意識到他的事對你來說一個麻煩,但還是不顧你死活硬要麻煩你,還用這麼咄咄逼人的態度對你,你能開心得起來?

2、浪費時間。

我知道,有一種人是從沒有智能手機的年代過來的。

那個時候,家裡沒電腦的人,要上QQ只能去網吧,其他時間都是不在線的。

所以那個年代的人要聊天,只能先試探著問一句「在嗎」?

問題是!現在是2018年了啊!1998年的壞毛病就不要帶過來了好嗎?

現在大家都隨時帶著手機,你還要問在嗎?

有時候我都懷疑,你是不是單純想問我「還活著沒?」

有人說,開頭問「在嗎」是我們講禮貌,就像你進別人家門之前要先敲門一樣。

但如果有人來你家,你把門打開了,他還一直敲,還一邊敲一邊看著你不說話,這種行為是不是也挺沒禮貌的?

也有人反對,如果別人有求於你,連「在嗎」都不問,一上來直接提要求,你是不是會更生氣?

大家都是成年人,你有求於人的時候也不要只利用僅存的那一點交情,發個紅包來回報別人花費的時間和精力,好不好?

跟「在嗎」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還有「對了」以及「跟你說個事」。

2018年了,居然还有人聊天喜欢问「在吗」?

「對了」是你們聊天的轉折,這意味著接下來我要說正事了。

說完了這兩個字,到下面的話發送成功之前那段時間,對於等待的人來說簡直度秒如年。

「跟你說個事」後面接的,往往更不是什麼好事。

總之,以上這些廢話統統都是無用社交,請不要再出現在2018年的聊天記錄裡好嘛?大家的時間都挺寶貴的。

有事兒您就直接留言,要錢我可以借你,有事我可以幫你,有問題我可以回答你…

但是請千萬不要羞答答一句「在嗎」,就沒下文了。這種行為特別容易勾起我想要打人的衝動。

這也算一個基本的網絡社交禮儀吧!

望周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