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2012.深圳地铁迎来首只导盲犬

在地王负一楼扶梯往上走,看到一个拿着导盲杖的盲人,想下楼,却分不清楚哪边下哪边上,站在扶梯口犹豫不决。

我看他朝着向上的扶梯走过去,正要开口提醒的时候,一个站在旁边的小姐姐赶快跑过去,把他拉到了向下的扶梯那边。

那个盲人下到负一楼之后,站在毫无盲人指示的商场中间,仍然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

去商场买东西只是日常最基本的需求之一,但对于视力障碍人士来说,却是一个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深圳很多商业场所根本没有盲道指引,进了商场之后,基本就靠运气了。

我也无法想象没有人陪同的盲人出门,要怎么分辨男女厕所,坐地铁怎么买票,在没有过街音响提示的路口怎么分辨红绿灯……

2010年3月1日起施行的《深圳市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规定,视力残疾人可以按照规定携带导盲犬出入公共场所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但日常生活里,我还是没怎么见到过盲人走出家门,到外面来。

知乎有个提问,「100 个中国人中有1个盲人,为什么平时很少看到他们?」

我不知道每100个中国人就有1个盲人这个数据准不准确,只找到一组数据:中国盲人协会官方网站发布数据显示,我国目前有上千万盲人,数量居世界第一。

但我不知道这组数据是什么时候发布的,也找不到更加精确的数字和来源……

大概这已经足够证明我们对于盲人的态度了。

最近,盲人歌手周云蓬在深圳一家银行的网店遭到了歧视。一个银行员工拒绝为了办卡,理由是认为他「无民事行为能力」。

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涉事银行很快就公开发表了道歉信,称是因为业务能力不足,没有给周云蓬先生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从道歉信的口吻可以看出,银行尽力把事情定性为专业能力不足的名义上,并且以支行的名义发道歉信,连最后盖的章都是业务专用章。

嗯?盖章是「业务专用章」,什么时候银行开发「道歉」业务了?

如果大家还把炮火集中在单纯指责某个柜员、某家支行,可能若干年后,盲人在实际生活中四处碰壁的局面依然存在,不会有任何改善。

因为我们对盲人歧视,还遍布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啊。

新闻说:为解决盲人出行难题,近三十年来,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盲道建设,目前我国已拥有全球长度最长、分布最广的盲道设施。

但是在现实中仍然有很多障碍横在盲人和外部世界之间。

以深圳为例,我们的盲道好用吗?

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事实证明,盲道真的很忙,忙着停汽车、停共享单车、小贩摆摊……唯独没有给盲人空出来。盲道似乎成了城市路面上的摆设。

再比如人行道红绿灯处的过街音响提示。

记得2009年刚到深圳时,在国贸处的十字路口过马路,就能听到声音提示,别处都没有。这么多年过去了似乎还是没有「听到」大的进展。

跟我们一河之隔的香港,几乎每个路口都安装了印象装置。这种选择性的遗忘,不得不说也是一种变相的歧视。

视力障碍者,即使连入户深圳都有些困难。

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2012年,深圳开始推行积分入户,当年34岁的盲人肖光庭在深圳已工作14年,测评超过100分,却因视力障碍无法通过合格认定,始终未被批准入户。2017年,肖光庭已经连续5年申请入户深圳遭拒了。

不知道现在进展如何了,但愿深圳不会让你失望而归。

这还发生在国际化大都市深圳,无法想象二三线小城市的视力障碍人群,生活又是怎样的。

像周云蓬这样盲人去银行办理业务遇到困难的新闻,也是年年都不会落下。最奇葩的是,某家银行于2007年推出了为了方便盲人使用的「无障碍信用卡」。

可申请这个卡的客户却发现,银行给这个信用卡加了一个很古怪的条款:从事服务业的盲人不得申请。

这就要说到另一个现象,在我国盲人能从事的工作并不太多,大部分都只能做按摩等服务行行业。银行这个规定几乎把大部分的盲人都排除在外了。

何止是银行,整个社会都该向周云蓬道歉

今天,杨幂上了微博热门。

2015年杨幂到成都宣传新片,片中她饰演盲人,现场安排了成都特殊学校的学生和杨幂互动。杨幂现场提出捐献100根盲杖、50台盲人打字机。可是这笔捐赠已经两年多了,始终没到位。

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可能对明星而言,当时的捐赠也只是为了替电影炒热度,最终结果早已被大家抛之脑后了,除了那些需要帮助的盲人。

这种视而不见,也不能不说是种歧视。

周云蓬最后获得了银行的道歉,可能在很多人的眼里,这件事就到这儿了。

可是,我希望这件事能变成一个起点,惩罚也不应该只打在某一家银行,或者某一个柜员的身上。

现在已经是2018年了,四大银行不但没有为盲人准备无障碍的业务办理流程,甚至柜员连如何接待盲人都不懂。我们在无障碍设施上面,真的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希望这件事是一个好的开始,能够唤醒更多人对于无障碍设施的重视。

也希望不久的未来,我们的城市能够更有包容性,能够让很多残障人士无障碍出行,去工作、生活、娱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