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按照往年高考规律,只有第一天上午的作文题是全民参与度最高的。

等到了数学以文综理综这些触及到他们知识储备盲区的科目时,段子手们就会渐渐安静下来。

不过,今年全国一卷的高考作文题是《写给2035年的那个他》。

全网段子手等了半天,看到题目就懵逼了。

但是,同样参加高考的易烊千玺应该会拍拍胸膛:

稳了!这题我会做,今年还唱过!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高考结束后,很多人可能会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但这种错觉会在进入大学后戛然而止。

你们有没有听过一句大学名言——

只要专业选的好,人生天天是高考。

大三更比高三累,周末课表空不了。

如何选择专业,一直都是众多考生的痛点。

每年6月9号,都会有很多前辈主动提供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而吐槽的「重灾区」,主要集中在学医和会计两大专业。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你的同学都毕业了,你在学医。

你的同学都工作了,你还在交学费学医。

你的同学都结婚生子了,你还在一个人值夜班。

你的同学都走上人生巅峰了,你才当上主治」

为了打消毕业生学医的念头,还有人晒出了医学生的考试时间科目表,看着这密密麻麻的表格,我没忍住打了个寒颤。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学会计的前辈们,更是顺口溜满天飞。

少壮不努力,长大学会计。

学了也不会,上课就蒙蔽。

理论全背会,实践就GG。

毕业也没用,单位不认你。

先考完初级,注会等着你。

仰天长叹气,为何学会计。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我说句公道话,你们把编顺口溜的精力分出十分之一拿来考会从,估计现在证儿都已经拿到手了。

注:会从=会计从业资格证

微博上有人问:

「当年高考,你选择的是什么专业?如今你又在做什么行业。」

一个人回答:工商管理,现在当道士了。

我以为他是抖机灵,去翻了翻他的认证,才发现是真的啊!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致考生|比选错专业更可怕的是选错城市

妈呀,我辛辛苦苦考上大学不是为了当道士的啊!

虽然出国很难,我也没想过要出家啊!

评论里更是一片「男女都怕入错行」的血泪史:

  • 汉语言文学专业,现在主要对领导说一句:「您说的都对!」

  • 英文,现在在英国做家庭主妇。

  • 能源与动力工程,当了火车司机。

  • 报的艾利斯顿商学院,现在日子很不错,几乎每个星期去一次美特斯邦威。

  • 油画,街头卖艺。

  • 学会计,现在在给人家办贷款。

  • 哲学,现在主要是在家待业。

  • 选的中药学和心理学,现在是个小和尚。

  • 生物,待业。

  • 学医啊!现在还在学医啊。再过几年还是在学医啊,TM的啥时候能毕业?

这些生动而鲜活的例子告诉我们——无论你最后选择什么专业,都可能后悔。

那咋办?就不上大学了吗?当然不可能啊!

其实,比选对专业更重要的是,要选对城市。

在大部分情况下,一线城市的二本三本,可能比二三线城市的一本更好。

在你能选择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去北上广深;

其次,再挑选能去的最好的大学;

最后才考虑学什么专业。

一个学霸朋友,当年可以上西安交大,但他怀着对一线城市(美女)的憧憬,最后报了深大。

大四校招直接进了鹅厂,现在已经是一名光明的加班狗了(误)。

我们当时也很懵逼,为什么放着好好的985不上?

他说,当时他就算进了交大,也只能报一些冷门专业。而且,西北经济低迷,对于年轻人的诱惑力正在逐渐消失。

但是来深圳,他可以选一个更好的专业,拥有更好的平台,更好的前景,更多的选择。

有人总结了一个报考的建议顺序,我觉得其实可以给广大考生参考。

一线985>二线985>一线211>一线优秀一本>二线211>一线普通一本OR优秀二本>二线优秀一本>一线其他学校。

可以看出,这里完全排除掉了三四线城市。

我觉得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校招。

鲜有好企业到三四线,而在一线城市,无论是实习还是校招,都会有更好、更多的选择供你挑选。

二是见识。

一线城市汇集更多的精英,你会发现身边的人聊的话题都不同。你还可以听到更多厉害的讲座,世界级的音乐会演唱会,话剧舞台剧。

一座城市对于个人世界观的影响,远远比一座大学更重要。

有人做过一个比喻——

选择城市是人的二次投胎。多投几次胎,有个比较,将来也不至于后悔。

选择什么样的城市,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生活。

你当初是如何做的选择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