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东人的端午节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的来历,普遍的认为是中国汉族人民为了纪念爱国文人屈原为国献身之壮举。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2008年,端午节被列位国家法定节假日。

会东人的端午节

“早端阳,晚十五”,会东也流行这样的说法。所以在五月初五天刚刚亮的时候,家家户户就开始忙活起来。孩子们在这一天自然是不会睡懒觉的,也早早跟父亲一起,到地里挖菖蒲(会东人过端午,无论城里乡下都要在门口挂艾蒿、菖蒲(蒲剑),会东喜用菖蒲的根来泡酒,有开窍散风的功效)。将艾蒿、菖蒲理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因菖蒲天中五瑞(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之首,叶片呈剑型,所以方术之士称它为“水剑”,认为插在门口可以避邪。清代顾铁卿在《清嘉录》中有一段记载“截蒲为剑,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头,悬于床户,皆以却鬼”。而晋代《风土志》中则有“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帖以艾叶,内人争相裁之。以后更加菖蒲,或作人形,或肖剑状,名为蒲剑,以驱邪却鬼”。会东当地至今还有做艾草香包的习俗,其目的大概也是辟邪驱鬼吧。

会东人的端午节

当然,大多数孩子是不愿意下地的,他们宁愿在家里跟随奶奶、母亲准备端午最重要的食物——粽子。晶莹的糯米经过水泡,发一遍,混合大枣、枸杞、花生等材料,根据自己口味适量加入糖,用粽叶小心翼翼地包成三棱形,再用线扎起来,小孩子本是不适合做这些的,大多是咽着口水胡乱模仿,但即使包得再不好的粽子,大人也都允许上锅,而孩子也都很识趣,尽捡自己包的“半成品”吃。包好的粽子和花生、大蒜、鸡蛋、发芽的蚕豆混合一锅,煮熟就算完成。挖菖蒲的男人这时也差不多回家,然后一家老小,有时也少不了邻里乡亲,共享丰盛的早饭。早饭过后,一家人齐动手,上山挖肥壮的草药根。大人趁机吹吹风、透透气;几个小孩总是要赛几趟跑、择几颗刺泡儿;长者则活动活动筋骨、抖擞抖擞精神。这一活动也被当地人称为“游百病”。

会东人的端午节

家里面的味道,见仁见智。随着会东的开放和发展,会东当地的美食也已经不再局限于家和户,会东的味道也越来越包容、越来越“洋盘”了。腊肉搭配韭菜、白菜作馅儿的包子,以及松软回甜的米粑、色泽金黄包谷粑、咸而不齁的鸭蛋、白嫩如玉的香蒜在市面上应有尽有,色、香、味、意、形、养上皆无可挑剔;香的、甜的、咸的、辣的,相互搭配,似人生百味,在会东的端午,可一日尽尝。到了会东,再挑剔的嘴也会被这里的美食折服。

“惟有儿时不能忘,持爻簪蒲额头王”。还记得小的时候,端午时节,大人总要用雄黄酒在额头划上几下,那冰凉又有些刺眼的感觉总是让我不爽,但多年之后才明白,曾经那额头上的小小“王”字,才是我关于端午最亲切的记忆。好耍的亲戚还会不时挑逗,要我喝几口雄黄酒,但总是不会让我喝太多。

会东人的端午节

最近两年,端午药膳宴——一种新的餐饮形式在会东流行起来。家人结伴,邀上三、五朋友,十来个人凑齐一桌。或是不相识的人凑个热闹、图个气氛,围成一桌。近千人一起用餐,品尝美食,尽情的交流着。现在的端午宴也由原来的露天举行改成在旅游景区举行,佳节、美食、美景相互映衬,一举多得。在此期间收获亲情、收获友谊,同时也收获了健康。药膳宴上的主角——困难时期用来充饥的草根,上不得台面的东西,在会东人的再次发掘和利用下,重回餐桌。牛蒡刺、马刺、黄精、山药、党参、当归、黄芪、沙参……这些乡村的山野间、坡地上、田埂边生长的植物的根,用会东腊肉、散养粮食鸡的汤慢慢熬煮,既保留草药根原味,又增添了独特的会东元素,入口鲜香入味、吃罢回味无穷;牙口好者煮熟即食,脆弹可口;年长者可待煮至软烂,不伤牙、好消化。会东人用独特的烹饪手法和烹饪理念,将粗鄙的草根变成独特的美食,让人在感谢大自然对会东厚爱的同时,更感慨会东人民的智慧。

会东人的端午节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彩缕同心丽,轻裾映体鲜。寂寥斋画省,款曲擘香笺。更想传觞处,孙孩遍目前。”的确,端午节承载了太多的情感,但更多的是对先烈的缅怀和美好生活的期盼以及对文明的传承继续。会东也是如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