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痛經,為何我們置若罔聞?

利維坦按:疼痛是在進化中逐漸形成的一種自我防禦機制,它會給生物以受傷的警告,讓它們保護自己的身體,防止自己受到更多的傷害。這同樣也是讓生物對威脅迅速做出回應的最有效的方法——而這種“疼痛反射”應該就是疼痛存在的一大原因。

話雖如此,但女性生理上所承受的疼痛遠比男性要高很多:除了分娩的劇痛之外,很多女性還要忍受每個月的經痛(以及乳房脹痛和偏頭痛)——這實在是進化過程中比較殘忍的一面了。

文/Michelle Smith

譯/及河嶠嶽

校對/Anthony

原文/qz.com/611774/period-pain-can-be-as-bad-as-a-heart-attack-so-why-arent-we-researching-how-to-treat-it/

本文基於創作共同協議(BY-NC),由及河嶠嶽在利維坦發佈

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

圖源:MangoBaaz

是時候討論一下姨媽痛的問題了。每個月,處於青春期初潮後和絕經前的女性都會來大姨媽。經期已經成了她們生活中最基本的一部分。因為太多的女性都在姨媽痛前選擇沉默,齜牙咧嘴地忍受痛苦,所以在這個話題的過分講究和矯情總是顯得荒謬。

弗蘭克·屠(Frank Tu)是北岸大學(NorthShore University)健康中心婦科疼痛學的主任。他表示,對於緩解痛經,一些醫生所受的臨床教育便是“布洛芬就足夠了”。很顯然,這並不足以應對嚴重的痛經。痛經到底能有多嚴重?英國倫敦大學學院(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生殖健康教授約翰·吉利博德(John Guillebaud)告訴我,患者形容那種絞痛堪比心臟病發作。

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

圖源:Evening Standard

拿到磁共振的檢查結果之前,我曾向我的保健醫生問詢過,疼痛似乎是月經引發的。然而他深不以為然並且忽視了我的見解。後來,磁共振檢查結果顯示我的腰椎毫無問題,於是專家又說,我的腰疼可能是神經炎症導致的。我這種病史的人,總會時不時的有一些疼痛的症狀,而神經炎症確實是誘因之一。但我仍忍不住再次提出,也許疼痛的症狀與經期有關。果然,他的反應就是移開視線,不屑一顧地擺擺手,表示別鬧了。

我後來去看了婦科,婦科醫生給我進行了超聲檢查,告訴我一切正常。然而我的疼痛依然在繼續,於是在後續就診中,婦科醫生建議我馬上人工絕育(並且要一起人工絕經)。我問到這種辦法的風險時,她告訴我可能會出現血栓,乳腺癌的病發率也會提高。然後她又說道,反正八分之一的女性都會得乳腺癌,所以讓我不用太擔心。

然而事實是,我連續用藥之後,絕經的效果並沒有達到,相伴的疼痛也沒有減輕。在我就本文進行調查並與不同醫生討論的過程中,我意識到我的症狀完完全全就是子宮內膜異位——這種疾病不能通過超聲檢測到,只能用內窺鏡來診斷(稍後詳述)。

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

圖源:Erica Blogs

痛經的醫療現狀

痛經有兩大原因:原發性痛經(Primary dysmenorrhea)和子宮內膜異位(Endometriosis)。前者是單純的經期疼痛,沒有醫學解釋,女性經期伊始便會出現。但這兩種痛經並不容易區分,因為很多痛經女性,其子宮內膜異位的病症診斷不出來。據估計,在美國,20%的女性都有原發性痛經,而大約有10%尚在排卵的女性存在子宮內膜異位。這種疾病的確診平均需要10年。

(www.endometriosisinstitute.com/endometriosis/diagnosis-and-treatment-of-endometriosis)

與此同時,原發性痛經的大部分醫學成因還未可知。吉利博德表示,一部分原發性痛經是由子宮痙攣造成的。而屠表示,這是一個感覺加工和子宮局部炎症的綜合作用過程,其中,子宮血流量也起到了作用。至於為什麼一些人的痛經症狀比其他人更加嚴重,還沒有一個明確的解釋。“這是一個人類還未透徹研究的價值千金的問題。”賓州州立醫學院的醫學博士,理查德·勒格羅(Richard Legro),這樣告訴我。

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

圖源: Grapevine

(www.nichd.nih.gov/health/topics/endometri/conditioninfo/treatment)

(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286861/)

因為子宮內膜異位會損害生育能力,所以比起原發性痛經,更多人選擇研究前者(雖然兩者的研究都少得可憐)。但無論是子宮內膜異位還是原發性痛經,醫生們都還沒搞清楚誘因、最佳療法和易感人群。

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

圖源:Period pains

沉默的文化

“我認為無論男女醫生都有這個問題。一方面,男醫生自己不會遭受痛經之苦,所以會低估它在一些女性身上的嚴重程度。但是,我覺得一些女醫生也缺乏同情心,因為她們自身沒有痛經或者即使有,也會覺得‘我能挺過來,我的病人也能挺過來。’”

痛經也許不會威脅生命,但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所以為什麼醫療機構會廣泛地忽視這一問題呢?

列格羅表示,除非遊說大家支持這項研究,否則研究人員是不會開始對這個問題多加關注。他指出,人們並不會在公共場合下談論痛經。例如,他說在美國,一些新聞頻道都不怎麼情願提到“陰道”和“經期流血”等詞,公開討論痛經就更不可能了。

他還說,解決這種局面的辦法,就是讓那些遭受痛經的女性站出來。痛經正影響著成千上萬的女性,我們需要討論它研究它。“我們需要在奧普拉脫口秀和國家電視臺的節目裡談論痛經,”他說,“這沒什麼好羞恥的,這是個很常見的疾病,我們不應該忽視它。”

往期文章:

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
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对痛经,为何我们置若罔闻?

一家過去時的書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