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樂:以法治思維營造優質高效發展環境

中國張掖網民樂訊 在全面開展“轉變作風改善發展環境建設年”活動過程中,民樂縣聚焦法治化營商環境建設,通過實行法治政府建設與創新政府、廉潔政府、服務型政府建設相結合,全面推進政府工作規範化、程序化、法治化,切實推動行政權力在法治軌道上運行,以法治精神優化發展環境,不斷提升發展“硬實力”。

該縣堅持以法治精神營造優質高效的營商環境,持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三張清單一張網”建設,積極推行產業准入負面清單管理,推進商事制度改革,積極實施全程電子化登記、企業簡易註銷、“先照後證”、“多證合一”、“一照一碼”、“雙告知”等便利化改革措施,登記市場主體1.27萬戶,發放“多證合一”營業執照262份、電子營業執照220份,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為企業開闢網上辦理“綠色通道”,196戶企業通過遠程審核和現場辦理一次性辦結審批手續。以法治精神營造規範有序的政務環境,依託縣政務大廳、“互聯網+政務服務”平臺,加快落實“一窗辦、一網辦、簡化辦、馬上辦”改革措施,涉及全縣29個部門的187項行政審批事項全部進駐政務大廳,發改、工信、公安等36個部門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清單333項,逐步構建起了“小政府、大社會、大市場、大服務”的新型行政管理模式,全縣10個鎮建成“一站式”便民服務中心,縣城6個社區居委會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172個行政村全部設立便民服務站。以法治精神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環境,堅持在宣傳對象上注重全面性、宣傳內容上注重特殊性、宣傳載體上注重多樣性,結合“七五”普法,深入開展“法律八進”活動,全力推動“法治文化示範點”建設,組織開展“律師法律服務直通車”、“法律進家庭”等專項活動,加強“微法律顧問”、“微警務”、“微檢務”、“微法院”集群建設,讓法律的觸角延伸到每一個人,真正讓法治理念深入人心。以法治精神營造公正公平的司法環境,健全完善律師服務、公證、司法鑑定、人民調解等法律服務體系,加快建立覆蓋縣、鎮、村(社區)三級的法律顧問組織網絡,引導律師積極參與信訪、調解、群體性案(事)件處置等公益法律服務,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法律援助力度,努力打造陽光信訪、法治信訪、責任信訪。(王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