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舞元年的角逐:“熱血街舞團”和“這就是街舞”誰能勝出?

街舞元年的角逐:“熱血街舞團”和“這就是街舞”誰能勝出?

今年,網綜將目標指向了街舞,不知是網綜帶火了街舞,還是街舞帶火了網綜,街舞文化興起的事實,想必沒人會否認。其中以愛奇藝的《熱血街舞團》和優酷的《這就是街舞》最為吸睛。

最新數據顯示,兩檔節目目前的正片播放量都已經超過15億(“熱血街舞團”最後一期由於未播出,所以其播放量未計入),而在單集播放量上,“熱血街舞團”最高為2.3億,“這就是街舞”最高為1.1億,雙雙過億的數據著實讓人吃了一驚,既然撞題了,那麼這兩把熊熊燃燒的火,到底誰更烈?誰更能撩動粉絲的心呢?

內容PK:“熱血街舞團”重團隊,“這就是街舞”重個人

通常來說,電視節目之間一較高下的標準是收視率。所以我們要對比《熱血街舞團》和《這就是街舞》,還得從數據出發。

第一組數據,我們從節目的整體評分出發,來看兩檔節目的不同。截止6月1日,來自豆瓣的數據顯示,《熱血街舞團》評分4.8分,短評10124條,劇評317條;《這就是街舞》評分8.3分,短評14478條,劇評516條。

評分告訴我們,“這就是街舞”可能更受豆瓣用戶的歡迎。為什麼說可能呢,原因有兩點。其一,“這就是街舞”此前曾被爆有刷分嫌疑,一邊提高“這就是街舞”的評分,另一邊卻在刷低“熱血街舞團”的評分;其二,兩檔街舞節目同出生於今年,評分差距之大可謂上天入地,但這似乎又不符合街舞觀眾的選擇自由性。豆瓣評分的事情,各位看官想必心中自有算盤,我也不必多說。

但有一說一,評分的真假要考究起來顯然難度太大,不如去客觀看待兩檔節目在內容上的差異。也就是說,兩檔節目在內容以及內容的表現形式上存在不同,而這決定了不同口味觀眾的選擇。“熱血街舞團”和“這就是街舞”的賽制中都存在個人戰和團體戰的比賽階段,但是“熱血街舞團”更偏向團隊,而“這就是街舞”更偏向個人。

首先來看兩者的街舞核心。從賽制上看,“熱血街舞團”除了選拔賽外,後面所有的比賽賽制全部基於團隊,不論是隊內的1VS1 Battle,還是隊內的排名,都在突出街舞的“團魂”,即不同個性融合而成的獨特的團隊精神。

團魂背後,還有一些溫情的小故事,比如舞者集體表白隊友和召集人;召集人陳偉霆和宋茜在有人被淘汰時總是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Breaking舞者Hoz成功突破自我融入到團隊中。一個個細節性的故事,正是“熱血街舞團”在向觀眾展示選手的“團魂”時最好的說明,正是由於“團魂”的存在,“熱血街舞團”的舞者們才能夠一次次展示自己的熱血、青春與勇氣。

而“這就是街舞”在賽制的不少環節都在突出個人舞者,比如第二賽段的逐一挑戰、第四賽段的雙向選擇等。導演陸偉也曾在採訪中說過,一開始選擇的就是讓個體的舞者有較多的展示機會。再者,我們從明星隊長的角度看,“這就是街舞”此前因為曾因為剪輯幾位隊長的火藥味而營造了一種針鋒相對的狀態,其運營明星隊長影響力的能力可見一斑,這同樣是聚焦於個人的一種表現。

此外再從一些對比數據來看兩檔節目之間的差異。比如從微博熱搜關鍵詞來看,“這就是街舞”的熱搜詞有“黃子韜破音”、“奶茶淘汰”等,而“熱血街舞團”的熱搜詞有“鹿晗魔術舞”、“鹿晗頭髮”、“鹿晗北京攤”、“陳偉霆單手倒立”等。從熱點內容和數量看,“熱血街舞團”的內容爆點更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了兩檔節目呈現方式的區別。但不管兩檔節目在內容上的差異如何,觀眾都會根據各自的喜好來選擇觀看,對於不同口味的觀眾來說,這並不衝突。

商業變現PK:《熱血街舞團》讓人看到超級網綜在垂直圈層的更大潛能

如果說內容上的PK是從觀眾的維度去思考哪一檔節目更受歡迎,那麼商業變現上的PK則是從參賽者的角度出發,去看哪一檔節目能夠給參賽者提供更好地後續發展機會。而且商業變現能力還關乎一個節目的生命力和創造力,尤其對網綜而言,不賺錢的網綜走不遠,眼下是一個內容和商業兩手抓的網綜時代。

我們從三個維度來看兩檔節目的商業變現能力。其一,從選手的廣告代言數量來看,“熱血街舞團”在第三期節目時,就有海飛絲、百事等7個品牌與十多位舞者達成廣告合作,而“這就是街舞”的選手在代言廣告數量上稍遜一籌,比較顯眼的就是石頭和韓宇等人氣選手的代言。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在首期節目時,“熱血街舞團”就有選手口播時融合了vivo、百事、海飛絲三大品牌的主張。從這一點看,“熱血街舞團”在早期策劃時想必就已經在考慮將選手與廣告主的合作作為商業變現的一個重點。

其二,從藝人發展前景來看,“這就是街舞”的選手中,韓宇的微博粉絲91W,其他選手平均在10W、20W。在這樣的粉絲基礎上,“這就是街舞”就需要平衡好不同影響力選手的未來發展潛力。但事實是,“這就是街舞”由於背靠優酷,在選手變現上自然而然和阿里系的廣告靠攏。

而且,在“這就是街舞”整個節目播出過程中,由於內容表現形式的傾斜,觀眾的記憶點更多地停留在4位明星隊長身上,這使得有爆點的選手數量上偏少,這顯然會在一定程度上犧牲掉觀眾對其他選手的關注度,從而造成後續的發展缺少途徑。

再看“熱血街舞團”的頭部選手,肖傑的粉絲為41W, 蘇戀雅21W,雖然算不上金字塔頂部的藝人,但是愛奇藝通過研究選手的特點,從而讓他們能與品牌主的理念相融合,並讓導師帶領選手一起拍攝廣告,可以看出“熱血街舞團”對選手未來發展的規劃有著非常明確的方向。

其三,從兩者的商業變現思維來看,“這就是街舞”此前在2018優酷春集綜藝新品先鑑會上,取得了廣告招商金額接近6億元的成績,不過“這就是街舞”的廣告多以植入方式來展現,比如在物美背景中以廣告主名字命名各個店鋪。相比之下,“熱血街舞團”的廣告形式有所不同,從導師帶領選手拍攝來看,與品牌的互動更深入。

或者說,“這就是街舞”的植入式廣告服務於節目本身,而“熱血街舞團”的品牌與選手聯動的廣告則傾向於選手,這也是網綜目前最為普遍的兩種商業變現方式。從這一點來看,“這就是街舞”在商業變現模式上的思維更傾向於利用自己熟悉的變現模式,即重視被驗證模式的重複利用能力。一個最明顯的特點就是“這就是街舞”通常會首先服務於阿里系的品牌廣告需求,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優酷是阿里大文娛生態的一個重點。

相反,“熱血街舞團”的商業變現模式思維則更多元,也更注重變現模式的可持續性,而且更喜歡從選手身上找商業價值的爆點。此前愛奇藝製作的30億播放量的《偶像練習生》在選拔、培養以及運營方面都體現了非常強大的能力,“熱血街舞團”師承其基因的表現越來越明顯。

總的來看,在商業變現能力PK這一項上,雙方各有所長,但《熱血街舞團》讓人看到超級網綜在垂直圈層的更大潛能。這意味著,“熱血街舞團”更鐘情於選手身上存在的商業價值,並偏向可持續性的商業變現模式,基於愛奇藝在此類網綜上的經驗和創新,在商業潛在價值的挖掘能力上,“熱血街舞團”可能更具前瞻性。

綜合實力評判:“這就是街舞”是阿里生態佈局者,“熱血街舞團”是文化推動者

通過以上兩個維度的對比,我們已經可以看出“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在內容和商業變現能力上的區別。不過,就他們背後的優酷和愛奇藝來看,兩者都是行業排頭軍鐵打的兒子。但凡事總有個高下,“這就是街舞”和“熱血街舞團”想必也希望一決雌雄,尤其在被稱為街舞元年的2018年。

所以先來看“這就是街舞”,從節目影響力來看,它的播放量和話題討論度數據已經很好地說明了自身的實力,從商業變現能力上看,“這就是街舞”也攬下了包括阿里系品牌在內的天價商業廣告,但“這就是街舞”中途出現的內容展示問題也暴露了自身的瑕疵。再從選手的角度來看,“這就是街舞”如果未來能夠多去把商業變現渠道放到個體選手身上,相信會起到很好地效果。總得來說,“這就是街舞”在街舞文化傳播、受眾影響力、商業變現能力等方面做得已經很不錯,但“這就是街舞”更像是阿里的生態佈局者。

再看“熱血街舞團”,從街舞文化傳播者的角度看,“熱血街舞團”所覆蓋的觀眾以及掀起的熱度也有目共睹。而由於賽制以及內容展現形式上更傾向於展示團隊所以在後續的商業變現價值上也得到了很好的回報,加之愛奇藝作為平臺在造星上的渠道資源,“熱血街舞團”在商業變現上所展示的能力似乎也在預料之中,以舞者IP為核心的變現模式會愈發成熟。相比“這就是街舞”,“熱血街舞團”更像是一個虔誠的街舞文化推動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