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渠道代销占比高至100%,银行系保险公司是怎么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银行渠道作为保险公司销售中短存续期产品的集中地,渠道和资本一直是银行系保险公司得天独厚的优势。

自带渠道优势的银行系保险公司不但能够借力股东及关联方拓展业务渠道,其股东同样也为险企提供一定数量的保费支持。但是,随着银行系保险整体对于股东资源、银保渠道的依赖逐渐凸显,保险公司进行业务结构调整寻求转型,也是受到各方关注。

银行渠道代销占比高至100%,银行系保险公司是怎么了?

依赖银保,难“断奶”

2017年,工银安盛人寿保费收入达396.5亿元,位居外资及银保系保险公司首位。然而排名和规模背后却遭遇过度依赖银保渠道的窘境。以工银安盛人寿2018年第一季度数据为例,其为32家关联股东公司及机构提供“团体员工福利保障”保险,关联交易总计约0.6亿元。其中,工商银行及其下属各级机构购买团体保险的数额约0.59亿元,占比高达98%。

银行渠道代销占比高至100%,银行系保险公司是怎么了?

不止工银安盛人寿一家,银行系保险公司大多都存在高度依赖银保渠道销售的现象。2018年第一季度,招商信诺人寿一季度依靠招商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保费收入34.45亿元,占比76.75%。交银康联规模保费69.31亿元中,交通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保费收入68.85亿元,占比99.34%。而建信人寿一季度依靠建设银行代理销售保险保费占比高至100%。

资本需求旺,偿付力不足

除了对银行渠道的高度依赖,银行系保险公司由于产品结构及规模扩张等原因,对资本的需求也十分旺盛。银行系保险公司需要持续注入资本,来保证其偿付能力并实现业务扩展。

这是因为银行系保险公司主要业务是财富管理,包括养老保险、年金等具有储蓄性质的业务。该类业务对资本需求高,随着业务发展需要股东不断去补充资本,通过投资盈利,改善管理和减少费用支出。

银行渠道代销占比高至100%,银行系保险公司是怎么了?

以工银安盛为例,其自成立以来快速扩张,规模、保费收入及收益大幅提升。但是随着规模的倍增式扩张,资本金不足阻碍了其发展。为此,股东先后完成向工银安盛三次增资。

可以说,银行系保险公司成立之初,就瞄准利用银行渠道优势,银保渠道也的确能够推动银行系险企快速扩大规模。但严重依赖银保渠道的经营方式,正在暴露出退保率高、长期保险销售欠缺等短板。

银行系保险公司想要克服转型阵痛期实现成功转型,必须顺应本土市场和客户需求,提高自身创新研发能力。此外,银行系保险公司还应该在发挥银保渠道优势的同时,将自身资源向网销等形式倾斜,开拓业务发展多渠道,让未来发展具有更强的稳定性和生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