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咳良藥——枇杷葉

枇杷葉是止咳良藥。枇杷葉味苦、微辛,性微寒;歸肺、胃經,微香清降。全年均可採收,以完整、色灰綠者為佳,曬至七、八成干時,紮成小把,再曬乾。如果用鮮品要刷去毛。

止咳良藥——枇杷葉

枇杷葉食療作用

2、和胃降逆:可降胃氣而止嘔逆,用於胃熱引起的嘔逆。

止咳良藥——枇杷葉

介紹幾種枇杷葉食譜:

1、枇杷葉粥:取枇杷葉15克(鮮品加倍),大米100克,清水適量。先煎枇杷葉, 枇杷葉去渣取汁,入米煮粥。本品清肺和胃, 降氣化痰,枇杷葉潤肺養胃化痰,大米補中益氣。尤適宜氣陰兩虛而發熱的患者食用。

2、桑葉枇杷茶:選取桑葉、野菊花、 枇杷葉各10克。將上三味製為粗末,代茶頻飲。本品 桑葉、菊花 清肝瀉火, 祛風化痰解表。適合於 肝陽上亢,肝火犯胃所致的 頭重腳輕,口乾口苦以及血壓升高等症狀。另外本品兼具解表功效,對風熱感冒之咽喉疼痛、 發熱、咳嗽氣喘、咯吐黃痰等亦有效。注意:此三味均是寒涼之品,飲茶後若出現脘腹、少腹冷痛, 洩瀉,即刻停用;素體陽虛怕冷之人慎用。

3、枇杷藕:選取鮮 蓮藕400克,枇杷葉10克(鮮品加倍)。將蓮藕洗淨切片,枇杷葉洗後襬放在盤底,然後把切好的藕片擺放在上面。蓮藕健脾止瀉而能清心火。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心火清,則全身火熱之勢退。本品 先苦後甜,回味無窮。非常適合於夏季 冰鎮後使用。

4、桑葉枇杷葉燉雞:原料:桑葉12g,枇杷葉15g,雞一隻,生薑3片,鹽適量。

製法:桑葉,枇杷葉稍浸泡,洗乾淨;雞宰洗乾淨,置沸水裡焯一下,再洗乾淨;將雞,桑葉,枇杷葉一起與生薑放進燉盅內,加入冷熱水六成滿,加蓋隔水燉3小時,進飲時放下適量的鹽,該量可供3到4人用。潤肺止咳、清潤滋養。

5、冬瓜豆腐枇杷葉湯:原料:冬瓜,豆腐各100g,枇杷葉5g,鹽,味精各適量的。

製法:把枇杷葉用紗布包好,和冬瓜,豆腐共置鍋裡,加水煮沸五到七分鐘,撿出枇杷葉袋,調入鹽,味精就可以。比較適用於虛火型口腔潰瘍。清熱解毒、潤燥消腫。

6、枇杷葉生薑粥:原料:生薑8g,枇杷葉8g,米酌量,鹽少量。

製法:枇杷葉洗乾淨,浸泡一會兒;米放進鍋里加水,把生薑,枇杷葉放進米鍋裡;米鍋放到爐上,用小火煮熬,煮熬至成粥狀,放鹽。祛痰止咳。

7、枇杷綠豆粥:原料:枇杷葉8g,玫瑰花5g,綠豆15g,海帶15g,同煮20分鐘左右,放入適量紅糖,稍煮。

止咳良藥——枇杷葉

枇杷葉常用配方

1、治咳嗽,喉中有痰聲:枇杷葉25克, 川貝2.5克,叭旦杏仁10克,陳皮10克。為末,每服5~10克,開水送下。

2、治肺熱咳嗽:枇杷葉9克,桑白皮 12克, 黃芩6克,水煎服。或蜜炙枇杷葉12克,蜜炙桑白皮15克,水煎服。

3、治風熱咳嗽:枇杷葉、 苦杏仁、桑白皮、 菊花、牛蒡子各9g。煎服。

4、治肺風咳逆:幹枇杷葉30g,芫荽菜、 前胡各15~18g, 艾葉5片。水煎,衝 紅糖,早晚頓服。

5、治肺燥咳嗽:幹枇杷葉(去毛)9g,幹桑葉9g, 茅根15g,水煎服。

6、治婦人患肺熱久嗽,身如火炙,肌瘦,將成肺癆:用枇杷葉、 木通、 款冬花、 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 大黃減半。各如常制,治訖同為末,蜜丸,如櫻桃大。食後、夜臥各含化一丸。

7、治肺氣抑逆,痰滯成咳,咳聲連發、努氣不轉、痰逆不出(俗名頓嗆):用枇杷葉(姜炙)、前胡、防風、薄荷、杏仁、桑皮、瓜蔞仁、 桔梗各一錢五分,甘草、 升麻各七分。水煎服。

8、治百日咳:枇杷葉15g,桑白皮15g地骨皮9g,甘草3g。水煎服。

9、治慢性支氣管炎,咳嗽氣喘痰多:枇杷葉、冬桑葉、車前草、天漿殼、天花粉煎服。

10、治嘔吐:

①枇杷葉2片, 柿蒂5個, 菖蒲6g,桂竹青(桂皮刮下的第二層皮)一把。煎服。

②枇杷葉15g,鮮 竹茹15g,灶心十60g。水煎服。

止咳良藥——枇杷葉

11.治老幼暴吐,服藥不止者:枇杷葉(淨刷去葉後毛,銼碎)二兩重, 半夏㕮咀,淨者)四兩重。上件用生薑四兩重,切作 綠豆大,拌勻,釀一宿,慢火炒令微焦色,以皮紙盛於地上候冷,每服二兩,水一盞,煎七分,去渣,空心少與,緩投,可入諸藥內同煎服亦效。

12、治小兒吐乳不定:枇杷葉一分(拭去毛,微炎黃0), 母丁香一分。上件藥,搗,細羅,為散, 乳頭上塗一字,令兒砸便止。

1 3、治溫病有熱,飲水暴冷啘:枇杷葉(拭去毛)、茅根各半升。上二味切,以水四升,煮取二升,稍稍飲之,啘止則停。

14、治熱病煩渴、飲水過多,時有嘔逆方:枇杷葉二兩(拭去毛,炙徽黃),茅根一兩(銼), 葛根一兩(銼)。上件藥,搗篩為散,以水三大盞,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15、治五噎:

枇杷葉一兩(拭去毛,炙微黃),陳 橘皮一兩(湯浸,去白瓤,焙),生薑半兩。上件藥,都以水二盞半,煎至一盞半,去滓,不計時候,分溫三服。

16.治霍亂吐利不止:枇杷葉(拭去毛,炙)、桂(去粗皮)、 厚朴〔去粗皮,薑汁炙)、陳橘皮(去白,焙)各半兩。上四味,搗羅為粗末。每服二 錢匕,水一盞,入生要三片,煎至六分,去滓熱服,不汁時候。

17、治霍亂心煩懊不得安臥:枇杷葉(拭去毛)一分, 蘆根(洗,焙)三分,人參一分。上三味,粗搗篩。每服五錢匕,水一盞,入 薤白五寸,煎至一盞,去滓,溫服,有頃再服。

18、治 慢性腎炎、膀胱炎及尿道炎,小便淋澀或不利:用枇杷葉、 車前子、甘草,煎服有效。

19、 回乳:枇杷葉(去毛)5片, 牛膝根9g。水煎服。

21、治面上生瘡:

枇杷葉,布擦去毛,炙幹,為末,食後茶湯調下二錢。

22、治鼻赤:枇杷葉(去毛)、大山梔、 苦參、蒼朮(米泔浸炒),各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半,酒調白滾湯嚥下。

23、治肺風、粉刺、鼻齄,初起紅色,久則肉匏發腫者:枇杷葉八兩,黃芩(酒炒)四兩,甘草一兩,天花粉四兩。共為末, 新安酒跌丸, 桐子大。每服一錢五分,食後並臨睡白滾湯、茶湯俱可送下,忌火酒、煎炒。

24、治翻花痔:枇杷葉(蜜塗炙燥)為末,烏梅肉(焙燥)為末,和勻,先以痔洗淨,次以藥敷之。

25、治衄血不止:枇杷葉,去毛,焙乾末之,茶調下一二錢,日三服。

止咳良藥——枇杷葉

枇杷葉雖好,有胃寒嘔吐及肺感風寒咳嗽者忌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