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大唐帝國出色的女詩人:李冶、薛濤、劉採春並稱唐代四大女詩人。與魚玄機齊名的兩位才女李治和薛濤都以詩著名。李治五六歲時,在庭院裡作詩詠薔薇:“經時未架卻,心緒亂縱橫。”她父親生氣地說:“此必為失行婦也!”後竟如其言。薛濤的故事更有名,她八九歲就知聲律,其父指著井裡梧桐詠詩:“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小薜濤應聲道:“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也讓她父親黯然了許久。這三個女人最終都成了形態不同的妓女。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魚玄機,又名魚幼微,女詩人,長安人,單親家庭,跟著母親住在長安。魚幼薇第一次愛的人是比她大32歲的溫庭筠,愛了四年。溫庭筠比魚玄機年長大約三十歲,對於魚玄機來說,溫庭筠既父既師既友。溫庭筠開始出入魚家,指點年幼的幼薇,幫襯著魚家。二人亦為師亦為友,詩文唱和,一段忘年之交就此誕生。 在一封封信件的傳詞達意間溫庭筠看出少女幼薇的心意,然而年齡的差距,世俗的隔閡讓他覺得這份感情實在到不了那一步。亦師亦友,不逾半步,溫庭筠不想再攪動這本以翻動的池水。 溫庭筠於是選擇沉默以對。結局是她朝思暮唸的人給她介紹了個對象。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雲峰滿目放春晴,歷歷銀鉤指下生。自恨羅衣掩詩句,舉頭空羨榜中名。”就是因為這首詩,影響了魚玄機一生。大中十二年,魚幼微當時大約十四歲,有才子李億高中狀元。後來在溫庭鈞的撮合下,嫁給李億為妾。魚幼微生得美貌,十分可人,加之又有才華,與李億有共同語言,因此很受李億寵愛。然而這段愛情的結局,是李億在妻子裴氏威脅下,為了名利前程李億把她送到了咸宜觀出家,並讓她南下尋親暫避。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那時候,她的“丈夫”對她說,我會來接你。那些年她日夜盼望,寫下了數首“寄子安”。最後等來的卻是一紙休書。她一氣之下遁入紅塵。時年二十又二,正是姣好的年紀。然而擁有過人的才華和傾城的容貌的她卻無法得到平常女子擁有的愛情。她惆悵地絮念著:“易求無價寶,難得有心郎。”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唐朝的道觀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地方,超然於法外,並不受政治力量的支配。所以當時有很多人選擇入道觀和寺廟,也不是為了清修,而是有其他的目的。甚至於道觀和寺廟,成為不法分子逃避法網之處。魚玄機情感上受到挫傷,進入道觀之後,也不是說就剃髮為尼了。她表面上帶髮修行,但卻與各書生文人,才子名士往來密切,應酬唱和,過著奢侈糜爛的生活。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誰都知道魚玄機是出了名的蕩婦。可是,她的道觀門前,還不是排成了長隊?但是她的內心卻開始生出黴斑,開始蔓延。終於,魚玄機24歲的時候,人人都看出來,她人老珠黃了。因為和丫環綠翹爭寵,魚玄機把綠翹打死了。根據律法的規定,魚玄機頂多被關一年或者罰點錢就能了事。而審問她的,竟是舊日追求她而被掃出門去的裴澄。公元871年,蕩婦魚玄機被押上刑場,那一天萬人空巷,京城所有人傾巢而出,為一睹傳說中的才女有何種魅力。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歷史最終對她竟然用了這樣一句評價:“一個會寫詩的賣笑的道姑,最後捲入一件普通刑事案件。”縱魚幼薇這一生,每次愛和相信換來的只有背叛和拋棄——那便不愛了。她對師父溫庭筠的愛是不可玷汙的傾慕,對丈夫李億的愛是一片赤誠不可拋的。然而塵世涼薄,自己一片真心,卻終不得歸宿,價值觀與世界觀在在她拿到休書的一刻灰飛煙滅。

她是大唐四大女詩人之一,為何她才華橫溢卻最終淪落風塵

那個曾以一句“此去經年,了無牽掛”斷了她少女朦朧心事的老師溫庭筠站在人群中,老淚縱橫。寫下: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的千古名句。留給溫庭筠的只有一世難安與餘生酸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