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爭奪從“芯”開始

在中美貿易摩擦尚未妥善解決的大背景下,美國商務部於當地時間4月16日發佈命令,禁止美國企業在未來7年內向中興通訊銷售元器件。

5G爭奪從“芯”開始

特朗普簽署制裁

事件回顧

美國商務部稱,中興通訊違背了其與美國商務部在2017年3月簽署的和解協議中的部分條款:未對此前認定在向伊朗出口產品調查案中違規的39名員工進行處分(中興解僱了4名高級僱員,並未處罰其他35名員工)。

在之前達成的和解協議中,中興承擔了6.61億美元的民事罰款(包括3億美元暫不繳納的罰款)以及暫緩實行的7年出口權拒絕命令。協議中規定,如果中興再次違反《美國出口管理法》(Export Administration Act)或《美國出口管理條例》(United States Export Administration Regulations),這兩項處罰將自動生效。

5G爭奪從“芯”開始

中興或將裁員3000名

時間回溯到2016年,中興通訊因涉嫌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出口管制政策,受到了美國商務部的禁售處罰。之後由於中國商務部的介入,中興與美國簽訂了上文提及的和解協議。如果說當時美國的禁售制裁更多的是出於政治考量和針對中興違規行為的正常反應,那麼當下美國對中興的再次出手則充滿了濃厚的“打壓”意味。業內人士普遍認為,中國科技企業在全球市場的業務拓展速度已經引起了美國的注意。尤其是中興涉足的5G網絡領域,很可能會使在3G、4G時代一家獨大的美國失去其歷史地位。

5G時代的起跑線之爭

5G,是4G的延伸,“學名”為第五代移動電話行動通信標準,也稱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目前5G的商業應用還在拓展推進之中,5G網絡的理論下行速度為10Gb/s(相當於下載速度1.25Gb/s)。作為即將到來的下一代通信技術,5G自然成為了中、美、歐、日、韓等國爭奪技術制高點和話語權的重點領域。

5G來臨

目前,世界範圍內還沒有任何電信公司或行業權威組織(像3GPP、WiMAX論壇及ITU-R)在公開的標準或官方文件中提到過5G,但是各國公司的技術攻堅都已到了最關鍵的落地階段。

2013年,韓國三星電子最早宣佈成功開發出5G的核心技術;2017年底,美國高通公司提供了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5G技術原型;2018年初,華為與外資公司合作,在西班牙實現了世界上的首次5G通話。

可以說5G技術還只是雛形時就已經形成了多家齊頭並進的研發競爭格局,在這種情況下不同利益主體所倡導的技術標準勢必相繼問世。除了技術標準內部的高低之分外,誰能先得到市場認同、佔有更多用戶,就更有可能成為5G時代的領軍者。

5G爭奪從“芯”開始

5G領跑

在這種情況下,把5G業務作為未來發展重點的中興公司受到如此嚴厲的制裁也就不難理解了。僅在2017年,中興集團就在全球移動基礎設施市場拿下了13%的份額。同時,中興也是國內除華為集團外在5G技術方面積累最多的公司。

縱覽中興在與美國商務部達成和解後的發展歷程,不難看出,以美國廠商提供的芯片為基礎,中興在5G領域確實有所作為。2017年2月,中興發佈了5G全系列預商用基站,並首發基於IP+光的5G承載方案Flexhual;10月,中興又與意大利Wind Tre和Open Fiber合作,啟動了歐洲首個5G預商用網絡;12月,中興推出了基於服務化架構的5G核心產品。2018年4月3日,中興通訊在官方微博上稱,近日在國內打通了基於3GPP R15標準的5G first call,正式開通端到端的5G商用系統規模外場站點。可以說中興5G技術在商用領域的發展已經大大提速。

5G爭奪從“芯”開始

5G芯片

然而一切的技術研發都建立在穩定的芯片供給上,即有足夠的終端和應用產品使用相同類型的芯片,由此為技術的定型與完善提供試錯場景。國內除了華為之外,多數公司的芯片技術95%以上依賴進口。因此,雖然美國企業在5G行業標準上已經不再遙遙領先,卻還是可以從底層的基礎元器件環節發起攻擊,進而影響這些公司5G商用產業的發展進程。

爭奪技術標準的戰爭由來已久

爭奪通信領域行業話語權的戰爭早在2G、3G時代就已經開始。人們常常講“一流企業做標準,二流企業做品牌,三流企業做產品”,此言非虛。在通信領域國家主體的地位更加明顯。可以說一流國家在每一次通信標準的迭代過程中,都想成為遊戲規則的制定者。

5G爭奪從“芯”開始

5G標準

5G爭奪從“芯”開始

高通主導芯片產業

高通的先發優勢使其在5G技術的標準制定上依然居於領先地位。這種領先地位的後備力量就是大量的人才儲備和較為完善的研發流程。綜合這兩種因素,加之美國政府對相關企業的保駕護航,高通等美國通信業巨頭始終在相關領域的專利申請數目上遙遙領先。

雖然中國企業在美國無線網絡硬件設備市場所佔份額還不到1%,但美國方面顯然已經意識到中國企業具有在一定時間內迅速擴大市場份額的潛力。因此美國政商兩界都對中國企業抱有警惕的態度。

“芯痛”與“中國製造2025”

在中國各個領域的趕超趨勢下,美國的危機意識並不侷限於通信領域,而是幾乎覆蓋了所有創新產業和重要的製造業。所針對的就是中國近年提出的“中國製造2025”計劃。

5G爭奪從“芯”開始

中美之間的競爭重點已經從長期以來的思想領域的制度競爭轉向更涉及國家切身利益的底層技術競爭。5G通信技術標準的制定與發展只是這場競爭的開始。我們必須加大自主研發的決心,加快核心技術突破的腳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