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公式說明:

收益:就是最終收入。

投入:是對某件事的全部投入,包括體力、腦力、物資、金錢、時間、信譽、人脈等。

風險:就是某件事即使正常運作也仍然存在的失敗的可能性。

舉例說明:

示例1,投資基金:

因為不同類型的基金風險也不同,收益率一般和風險的大小成正比,即風險越高的基金種類可能獲得的收益也越高。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所以假設你在一年內投入相同的金錢,影響你收益的就是你對基金的分析和操作(分析是腦力、操作是體力),以及基金自身的風險。

也就是說,如果想獲得高收益,不僅要勤分析、合理操作,還必須要承擔可能鉅虧的高風險。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示例2,打工者和老闆:

都知道打工者收入低,老闆收入高,我們以工廠為例來對比一下他們之間的差異。

投入:

體力:打工者付出的多,老闆少;

腦力:打工者職位和工種越普通的付出越少,老闆付出多;

物資:從廠房到設備等幾乎全是老闆付出;

金錢:週轉資金全是老闆付出;

時間:打工者付出上班時間,老闆幾乎全天處於上班狀態;

信譽:打工者的是個人信譽,老闆的是個人信譽和企業信譽;

人脈:如銷售等個別崗位的打工者需要人脈支撐,老闆在整個經營過程都需要人脈支撐。

收益風險:

打工者面臨的最大風險是拿不到工資,老闆面臨的最大風險可能是傾家蕩產還要坐牢。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從上面一對比就能看出來,為什麼老闆那麼"風光"了。

不要以為老闆只是坐在寬敞的辦公室裡陪客戶喝喝茶、聊聊天就能有那麼高的收入,他還有很多付出是你看不到的、他承受什麼樣的風險和壓力普通打工者往往想都想不到。

所以別隻看收益的差距,還得看付出的差距。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其實人與人之間,往往只能看到別人願意讓你看到的部分,而且很多人更是選擇性的只看自己想看的部分。這就使本不完整的信息更加片面,再以這樣的信息還原某人或某事,得到的往往是自己一廂情願的結果。

可悲的是很多人就是以這樣的結果為基礎,去評判別人、去羨慕別人。其實所羨慕的只是自己需要的甚至渴望的,但別人背後的付出和承擔的風險他卻選擇性的迴避了。

羨慕別人的高收益沒錯,想得到高收益更沒錯,但光想沒用,高收益不會自己來找你。所以要行動:

第一步就是要對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做個客觀的評估,就像你去買基金或買股票之前都會先進行風險評估一樣。

這一步體現的是對風險的把控能力,是要自己量力而行,即使失敗了起碼能給自己留下生存的機會。"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

第二步就是客觀的對於投入部分的各個點進行評估。這樣才能知道自己的長處和短板,才能知道自己補充哪個點回報率最高。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這有的像複習備考的孩子,為了得到更高的總分,必須把主要的精力投入到能快速漲分的科目上。

說起來只簡單到兩步就可以讓自己的收益更高一點,但真正要想持續穩定的提高關鍵在行動、在堅持。所以你還抱著手機看什麼,行動吧!

你的收入為什麼這麼低,看看這公式就明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