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上學與房產證何干?憑什麼用房產證綁架孩子的受教育權?

網上搜索“孩子上學 沒房產證”,將出現150萬以上的結果,而這裡面相當一部分是因為沒有房產證導致孩子上學受阻。

以今年某地相關部門的工作指導意見為例,來看看某些地方對小學新生報名的實際要求:

小學入學年齡須滿6週歲(2012年8月31日前出生),報名時,父母或法定監護人須提供戶口簿、身份證、房產(或不動產權)證、出生證、兒童預防接種證等到所在施教區內的小學辦理報名手續。

孩子上學與房產證何干?憑什麼用房產證綁架孩子的受教育權?

看見了吧,房產(或不動產權)證已經是孩子入學的硬指標。是的,沒房產證也能上學,但上的學校就不一定是你家戶籍所在的學區了。

例如《戶口與房產證的關係涉及到孩子的上學問題》中所述:

杭州小學新生錄取,通常會提到一表生、二表生……等。通常,當報名人數超過學校招生計劃時,學校應該根據學齡兒童戶籍和家庭住宅情況,按照“住、戶一致”優先原則,按下面四種先後順序錄取。

1、學齡兒童戶口與父母戶口、家庭住房(父母有房產的,以父母房產證為依據認定)三者一致,都在小學教育服務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一表生”。

2、學齡兒童自出生日起在本市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家,且祖父母(外祖父母)住房在本小學教育服務區,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二表生”。

3、學齡兒童有杭州市主城區戶籍,但不屬於上述兩類;這就是通常所說的“三表生”。

4、學齡兒童無杭州市主城區戶籍,但符合在杭就讀條件,這就是通常所說的“四表生”。

也就是說,你家要是沒房產證,連孩子在自己所屬學區學校上學都得等別人排剩的。

孩子上學與房產證何干?憑什麼用房產證綁架孩子的受教育權?

這裡我就奇怪了,一個是教育、一個是房地產,孩子上學與房產證何干?於是查找相關法律,與孩子上學最直接的法律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

第十二條 適齡兒童、少年免試入學。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保障適齡兒童、少年在戶籍所在地學校就近入學。

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在非戶籍所在地工作或者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監護人工作或者居住地接受義務教育的,當地人民政府應當為其提供平等接受義務教育的條件。具體辦法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

看到沒?法律規定的是“就近入學”,而戶籍和實際居住地才是與“就近入學”相關的合法指標!

孩子上學與房產證何干?憑什麼用房產證綁架孩子的受教育權?

那麼為什麼某些地方要給入學綁上房產證?學區內有房產證的上這學校,沒房產證的上其他學校。這說明什麼?說明教育資源配置不合理,還是學校之間辦學條件差距太大?那麼請相關部門認真看看義務教育法:

第六條 國務院和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合理配置教育資源,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改善薄弱學校的辦學條件,並採取措施,保障農村地區、民族地區實施義務教育,保障家庭經濟困難的和殘疾的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

第十五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據本行政區域內居住的適齡兒童、少年的數量和分佈狀況等因素,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調整學校設置規劃。新建居民區需要設置學校的,應當與居民區的建設同步進行。

第二十二條 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門應當促進學校均衡發展,縮小學校之間辦學條件的差距,不得將學校分為重點學校和非重點學校。學校不得分設重點班和非重點班。

請問相關部門:你們就是用新生入學要憑房產證這種方式來執行義務教育法的嗎?

第五條 各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履行本法規定的各項職責,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

孩子上學與房產證何干?憑什麼用房產證綁架孩子的受教育權?

再問相關政府部門:

你代表國家行使人民賦予的權力,你是怎樣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的?

看看那些學區房的房價,你執行的好嗎?

看看同等條件孩子入學,有房產證的優先,你執行的好嗎?

你憑什麼把孩子的受教育權與房地產綁到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