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房價的居高不下,始終是關係到民生最重大事件,目前深圳新房均價為

55000元/㎡左右,而深圳人均工資8500元/月左右(包括被平均的)是全國最高工資,買一套100㎡左右的房子得54年,美國5年可以買套獨棟新房,而新加坡是1年半可以全款買兩居,即使我們不按照深圳這種高房價計算,可能也得20年以上,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大家好,我是楊鈞。

昨天我的文章 提出放開一切限制後市場最終會平衡房產的價格,高房價會降到一個合理的區間,這裡離不開另一個重要的舉措,那就是我在前天文章 中提到的兩個要素:1、取消一切限制政策;2、取消一切附加價值。

我國目前的房地產承載了太多了附加值了,如果去除這些附加值的話可能也會有平均工資5年就能買一套房的時候吧。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1、戶籍:中年人可能腦海中還會有這樣的印象吧,90年代時候的戶口遷移,那時候很多農村戶口的人想進城,於是很多人花了上萬元(當時是一大筆錢了)甚至更多得到了城鎮戶口,可是現在回過頭來看,現在的城鎮戶口還真不如當時的農村戶口呢?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2、學區房:這個可能是房屋關聯的最大附加值了,很多人買房就是為了買一個學區,上一所好的學校,而一所好的學校往往並不僅僅意味著好的教學環境,往往人們更加看重的是升入好的中學、大學的概率,甚至有的可以直接升入,這是種什麼思維,這是鋪路的思維,也就是家長拼命的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為孩子爭取一個表面美好的未來,可是你們想過沒有,孩子的未來是他自己的,憑什麼要靠你們去爭取呢?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那麼,很多人要問了,如果戶籍與房產無關,學區也與房產無關,那麼又該與什麼有關呢?

我們可以先看看戶籍,現在很多大城市也不是通過購房就能夠取得戶籍了,所以房產與戶籍脫鉤是有成熟的方法的,同時多說一句題外話,現在的人口流動性這麼大,我認為本身戶籍也沒有多大的作用了,為什麼很多事情還是要通過戶籍去區分呢?我國有那麼多的區域歧視,難道不是和戶籍有很大關係嗎?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接下來說下學區房,說這個問題得先明白一個概念,那就是教育資源是商品嗎?

有人說9年制義務教育,這個不收費的,所以教育資源不是商品,但是教育資源也是一種資源,總是有優劣之分的,既然不是商品,是不收費的,那麼應該如何決定誰擁有優質的資源誰擁有劣質的資源呢?如果全國人民的權利是一樣的,那麼就應該所有人在9年義務教育中得到同樣的資源(師資、學校軟硬件等),可是大家覺得這樣現實嗎?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這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必須要有篩選,那麼如何篩選呢?由於不能靠學費的高低來作為篩選標準,只能另闢蹊徑,把篩選的權力交給了房產,這就是學區房的概念,在最初期的時候這種辦法是可行的,因為大家原本家在哪裡就是哪裡,但隨著學區房的政策執行這麼多年之後,房屋的價值本身就隨著優質教育資源的存在而增長了,那些富裕的人可能原本不住在優質學區房附近,但是他們有錢啊,可以買學區房啊,於是隨著交易的進行,大家現在再看一下優質的學區房住著的是什麼人呢?我大膽的說一句冒犯的話:那裡面住著的有幾個窮人啊???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那麼,教育資源的分配靠的是什麼方法和手段呢?最終還不是通過這個大家認為最俗氣的“錢”來篩選的嗎?我們只是不願意承認而已!

那我們又為何一開始不通過這個篩選呢?一定要“脫褲子放屁呢”?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教育這塊不是我的專長,沒有資格評頭論足,但起碼我明白,不應該把篩選教育資源的權利嫁接到房地產上面,因為房子只是用來居住的,並沒有聽到過什麼聲音是說房子是用來讀書的!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既然我們說房子是用來居住的,那麼就讓它只具備居住的功能吧,把那些寄生蟲全部砍掉,讓房價迴歸市場,相信我們能等來一個朗朗乾坤,美好的未來。

(居者有其屋)

如果取消房屋一切的附加價值,房價會降下來嗎?

這期的節目就到這裡,祝大家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