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

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

传媒大眼导读

目前,由唐嫣、罗晋主演的励志情感剧《归去来》正在热播,期待情侣档对手戏的观众却发现前十集基本看不到女主唐嫣,反而都是女二的戏份,主角唐嫣却成了“特别演出或者配角”。而这并不是个例,近年来主角沦为配角背景板的剧目越来越多。

以今年度的热播剧为例。《温暖的弦》因男女主戏份太少,被观众吐槽“温暖”和“弦”永远活在预告里;《泡沫之夏》开播至目前,男主欧辰戏份加起来不足两集,被男二洛溪抢戏;《烈火如歌》男主掉线N集,配角雷惊鸿戏份太多;等等,不胜枚举。

其实配角戏份多不足为怪,但是当配角的戏份远超于主角时就奇怪了,我们不禁怀疑:如今拍摄电视剧已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艺术创作,这其中还夹杂了许多的利益关系。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呢?

表象:裙带关系,力捧配角?

在每集不到1小时的戏份里,制片方、投资商为捧旗下艺人给足配角戏份,当旁支干线多了,主角戏份自然就被压缩了。配角想要加戏,主要看后台,一是与制作方的裙带关系,二是制作方力捧的自家艺人。

当配角是自家艺人时,制作人们自然力捧,甚至有些“不择手段”。《凤囚凰》后半部分关晓彤的戏份少得可怜,49集关晓彤连一秒钟的镜头都没有,50集就三分钟。疯狂加戏的则是剧中由白鹿饰演的霍璇,戏份力压男女主角之和,网友吐槽称这剧应改名《霍璇传》。只因白鹿是该剧制作人于正旗下的艺人,于正不仅在剧中为其狂加戏份,剧外也多次在微博上狠赞白鹿“演技好”,网友多认为其借男女主角的流量却捧配角,吃相难看。

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

而配角与制作方的裙带关系,更是其加戏的保障。由张嘉译、李小冉主演的《美好生活》,女配角岳以恩戏份多过女主角李小冉,因为其母是岳红,曾经拿过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跟张嘉译私交匪浅;《那年青春我们正好》主演是刘诗诗和郑恺,但女配角种丹妮戏份远多于主角。据悉,种丹妮与该剧制片人交情颇深。

本来,娱乐圈圈子文化盛行大家也是心照不宣,照顾熟人或许并没有太多指摘的地方,但太急于求成反而会用力过猛。《美好生活》开播之初,口碑收视双高,而现在豆瓣评分已由8.2分降到6.6分,配角演技不好还戏份多,饱受诟病。对于观众来说,这类剧作蹭着主演的热度强捧配角,期待值落差太大,观众自然不买账。

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

有些配角加戏令人讨厌,而有些配角却因为将角色诠释得恰如其分,让不少观众求“加戏”。最近在播的《独孤天下》,主角张丹峰与胡冰卿“存在感”太低,男二号徐正溪和女二号安以轩凭借精湛的演技疯狂圈粉。同样,《新笑傲江湖》前二十集难寻女主任盈盈的影子,但观众并未感觉出戏,只因陈乔恩饰演的东方不败锋芒太强。

背后:资本介入,电视剧注水

配角吸粉吃重,随意增加故事线,这样的操作屡见不鲜。背后的逻辑也不难理解。电视剧成本不断走高,增加剧集、注水剧情就成了按集卖片模式下的通行操作。而这其中,增加配角戏份无疑是最简单,最安全,甚至是最两全其美的方式。

一方面,对于投资方、出品方来说,能更容易捧红旗下艺人;而另一方面,从市场的反馈来看,观众对长剧的黏性更高,各种话题关注度都需要时间来发酵,这时就得用配角的故事线来凑剧情,延长集数。据粗略统计,目前市场中,现代电视剧普遍体量都在四十集起跳。如《温暖的弦》、《下一站,别离》、《好久不见》等等。而古装剧的集数则普遍50集起跳,如《独孤天下》、《三国机密》等等。

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

各方均有利可图,而真正受害的只有观众,除了剧情“注水”,作品质量、演员演技都在不断“缩水”,观众没有惊艳只有吐槽。

《归去来》开篇为展现群像人物谱,以回忆、口述等方式铺陈各角色之间的情感纠纷,其中大面积的剧情多是由配角展开。《九州·海上牧云记》中各个角色少年时期戏份“闪回”过多,堪称“回忆录”,配角戏份吃重,导致剧情拖拉,节奏太慢,考验观众耐性。

李易峰作为《青云志》男主角,戏份却一度被众配角超过,制作方和编剧为了给配角林惊羽和曾书书加戏,硬是生生扯出几条混乱的情节线。《楚乔传》最初定为45集,因各种原因拉长到了68集。

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

纵观近几年“主角沦为配角”的影视剧,除了配角演技炸裂掩盖主角光环而受观众认同外,此类剧饱受诟病,大多剧情拖沓逻辑混乱,为捧配角强行加戏,吃相难看。对于一部好剧来说,好的配角应该是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主次分明,才能够架构起一部好剧。

当然,这也提醒各电视制作人们,资本涌入文化产业不能只求短期利益,“注水剧”注定会耗光观众耐心,一旦脱离观众,资本也就打了水花。

到底是哪些方面利益暗中较量,强行给配角加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