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偶遇一瓜農,兩人相談甚歡,隨後卻對侍衛說:趕緊把那人殺掉

如果要弄一個古代皇帝幸福指數排行榜,清朝的乾隆帝絕對能擠進前三甲,甚至有可能位居榜首,為何這麼說呢?首先,乾隆的運氣很好,有個勤奮無比的父親,雍正十幾年如一日的工作,留下了豐厚的家底;其次,乾隆身體倍棒,而且是爺爺康熙指定的皇位繼承人,不需要絞盡腦汁與眾皇子競爭;最後,當了六十年皇帝和三年的太上皇,這在歷史上可謂是空前絕後。

在位前期那些年間,乾隆的確做出了不少事情,算是比較有能力的帝王,後期卻逐漸迷失了自我,覺得自己的功績太牛了,忽略了雍正曾經為他打好的基礎。自信一點無可厚非,乾隆卻自信過了頭,加之和珅等人的阿諛奉承,乾隆變得飄飄然,還自封為“十全老人”,寫了幾萬首沒有任何含金量的詩詞,李白隨便拿出一首詩,就足以將他秒殺。

乾隆偶遇一瓜農,兩人相談甚歡,隨後卻對侍衛說:趕緊把那人殺掉

當時西方列強走上了快速發展的道路,而乾隆卻沒能意識到這一點,總是以天朝自居。眼光決定所能達到的高度,由於他的目光短淺,清朝錯過了急速行駛的發展列車,固步自封,從而與別人的差距越來越大,若是他能夠及時醒悟,或許還有一線機會,然而現實卻讓人無奈。

《清史稿·高宗本紀》記載:“享祚之久,同符聖祖,而壽考則逾之。自三代以後,未嘗有也。”聽起來沒啥毛病,他和康熙當皇帝的年數差不多,但壽命卻長很多,活到了八十九歲。乾隆曾說過,他一生最佩服三個人,一個是開創貞觀盛世的唐太宗,一個是讓敵國皇帝都感動的宋仁宗,還有一個就是祖父康熙。

乾隆偶遇一瓜農,兩人相談甚歡,隨後卻對侍衛說:趕緊把那人殺掉

在登基之前,乾隆就將祖父視作偶像,立志以後一定要向他學習,文治武功都要儘量達到康熙的高度。康熙曾數次來到江南,還親自到明孝陵祭拜朱元璋,並不是走個過場,而是行了三拜九叩的禮節,這點的確值得稱讚。康熙的目的很純粹,就是為了解江南百姓的情況,而且每次帶的隨從很少,花費的銀兩也不多。

乾隆就不同了,他之所以到江南,基本只是被美景所吸引,遊山玩水才是根本目的,與康熙的初衷截然不同。另外,乾隆比較講究排場,動輒就帶著上萬人,陣容不是一般的奢華,把雍正留下的家底消耗的差不多了。除了下江南,乾隆還喜歡微服私訪,估計是別有一番趣味,期間還發生了一件軼事。

乾隆偶遇一瓜農,兩人相談甚歡,隨後卻對侍衛說:趕緊把那人殺掉

有一年的夏天,乾隆挑選了幾名武功高強,值得信賴的大內侍衛,然後就離開京城,到其他地方散散心。當路過一塊瓜地的時候,乾隆看著已經成熟的西瓜,頓時感到口渴。就在此時,瓜田裡的瓜農走了出來,挑了一個很大的西瓜,並將它切開遞給乾隆。乾隆也沒有客氣,拿起西瓜大口開吃,邊吃邊和瓜農聊天,兩人聊得相當開心。

瓜農看乾隆是從兩邊開始吃,最後才吃中間的那一部分,就笑著說道:“中間的那部分最好吃,你的吃法越吃越甜,但多數人都是從中間往兩邊吃。吃瓜就像是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百姓的日子就如同邊上不甜的西瓜啊!”乾隆聽後若有所思,感覺瓜農的話挺有哲理的。然而,乾隆離開半個時辰後,越想越不對勁,對侍衛說:“趕緊把剛才那個瓜農殺掉。”

乾隆偶遇一瓜農,兩人相談甚歡,隨後卻對侍衛說:趕緊把那人殺掉

侍衛返回瓜地,連瓜農的影子都找不到,卻在旁邊的大樹上發現一行字:“不需要找我,你們也找不到我,希望我的那番話能讓皇上有所感悟。”乾隆得知驚出一身冷汗,立馬返回京城,至死也沒能查出瓜農的真實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