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媒體的“輕鬆”高考

一家媒體的“輕鬆”高考

陪學生在輕鬆中趕考

——襄樊晚報2005高考中考報道中的奇思妙想

□劉清原

高考中考,一個不輕鬆的話題。

高考中考,一個媒體每年都必須直面的報道主題。

高考中考,一個媒體都希望做出新意的報道,但是,設身處地,從學子和家長、老師的立場考量,我們平常除了有意無意地讓考生更緊張,讓家長壓力更大,讓老師更沒有選擇外還做了什麼?能讓考試變得更輕鬆一點,是不是應該是媒體最應該做到的?

很幸運,襄樊晚報2005年繼續關注這一話題,而且對於這一題材的處理不落俗套。以“陪學生在輕鬆中趕考”為旗幟,本報2005年的高考中考報道人情味濃,奇思妙想,新意迭出。

高考的“味兒” □鄭雨

5年前,高考還是在炎熱的7月舉行。

從6月底開始,家裡的晚飯每次都是一個樣子:買饃饃,煮稀飯。那時,父母下班後回家的時間總是很晚,做晚飯的活兒自然就落到了我的身上。

7月7號是高考開始的第一天。可是7月6號,媽媽還是叮囑我說:“晚上的稀飯還是你來煮吧。饃饃到街上買點兒。”晚上,和父母一起吃飯時,父母和我聊起了天。奇怪的是,父母沒和我談起任何關於高考的事情。

可能正是受了這份輕鬆氛圍的感染,我在考場上答題時,就感覺像是在做平時的習題一樣,始終沒有領會到高考的那種緊張的“味兒”來。

接下來的兩天,還是我做晚飯,然後與父母吃飯聊天。父母也還是沒有問我一句關於考試的情況。

7月9號的中午,考試結束了。回到家後,當我又開始準備做飯時,媽媽攔住我說:“你不要動,讓我好好慰勞慰勞你!”那天,媽媽做了一大桌子我愛吃的菜,還和我談起了考試的感受。我說:“感覺很輕鬆啊。我以前總以為高考會很緊張呢!”媽媽會心地笑了。

(附記:作者2000年畢業於丹江口市一中,同年考入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因為將心比心、體貼入微和深富人情味,這個特別報道成為去年高中考報道中除了考卷外最受歡迎的內容之一。

(二)匠心獨運,讓高考狀元“活潑”起來

但是在平時,《襄樊晚報》第二天(週日)並不出報。對中考狀元朱師達的專訪,怎麼辦?

歪打正著,不謀而合!於是採訪的側重點並不侷限在朱師達是怎樣地苦學的和怎樣地勤奮,而是高考狀元學習和生活的另一面,能讓更多的同學獲得啟發的生動的另一面。本報最終採用的題目是“酷愛足球的省高考理科No.1——走近朱師達”,在所有類似報道中獨樹一幟。

文章分三節,一節是“考第一有些意外”,裡面略略的有一兩百字的“學習經驗”,然後的兩節是,“曾有教練讓他專攻足球”,“痛快玩,盡情學”。這是整個文章的重點。

“初三那年,朱師達狂熱地迷上了足球。他參加了原襄軸子校足球隊,一有時間便泡在球場上,有一天,帶隊教練敲開了朱家大門,他請求(朱師達的媽媽)王文娥讓朱師達專攻足球,因為‘這孩子的確是個踢足球的好苗子’……”

“玩得盡興,學得投入。”(班主任)饒老師這樣評價自己的學生。他說:“朱師達愛好廣泛,每期《體壇週報》必買,喜歡看書,尤其是歷史書籍。但一到課堂上,他就像變了個人,認真聽講,查漏補缺,他很清楚自己的強弱項,做事效率高,這與他專注程度高很有關係。”

“從初中到高中,朱師達一直擔任班長。”

所配圖片,是朱師達的踢球照。

這是一個顛覆傳統的狀元。

這也是一種顛覆傳統的對狀元的寫法。

(三)體貼入微,考生的最討厭和最喜歡

學生最反感的話——

◆嘮叨型 哎呀,你說你再不好好學,你能考上哪啊,趕緊學吧。/你一定要考上重點中學啊!你一定要好好考啊!

◆強迫型 別磨蹭,抓緊時間!

◆比較型 看看人家隔壁的孩子,每天晚上學到12點多。

◆賭注型 你要考不上這輩子就完了。

◆放棄型 別再學了,都學成這樣了!

◆諷刺型 一分值2.7萬元啊!

◆誘惑型 考好了,要啥給啥。

◆緊張型 好好考,別緊張,別緊張。

◆放任型 哎,考哪兒都行啊,能考哪就考哪吧!

學生最喜歡的話——

兒子,我們支持你,好好考!/考不上重點,上別的高中,我們已經做好心理準備了。/不要老是想結果,只要盡力就行了。/出去玩!/你一定能考好!

老實說,對於高考中考中壓力的造成,學校、家長有責任,媒體也有一定的責任,對於考試緊張氛圍的渲染,對於優生的追捧和對於差生的“放棄”,對於惟分數論的事實上的熱炒,對於伴學、陪學、伴讀、陪讀的過分炒作性的報道,對於什麼才是人才,怎樣才是人才的正常生長渠道的報道的忽視,造成相當部分學生、學校及家長的緊張,和互相攀比心理的增高,和心理接受能力的削弱。

在現行的考試製度和能力認定製度沒有質的變化的情況下,對於高考中考的報道也許還會造成人們的焦慮、緊張和不安,但是,我們多麼希望人們在看到報紙和電視的時候,能更多地從考試中真正地既看到緊張、興奮、激動,又看到健康、輕鬆、活潑。惟有如此,從大學和中學的校園中,我們才不會聽到那麼多的不願意聽到的消息,我們才能從學習和考試中獲得成就感和真正的快樂。

(曾載《中國地市報人》。作者劉清原,網名西子林,襄陽媒體人,網絡體育評論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