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端午节和日本的端午节有哪些区别?网友称:这就是文化差异


端午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这一天也是中国人非常重视的节日,然而这一天的风俗习惯也是被华夏子孙在世代相传着,在端午节期间最重要的就是吃粽子了,没有粽子的端午节可以说是不完整的,而端午节不仅仅在中国有,在日本也有端午节这一说,让我们来看看两国有什么不同之处吧!

中国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生活在战国时期,他曾是楚国的内政,在外交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楚国的灭亡使他实在接受不了,于是他毅然抱石跳进汨罗江,以殉自己的理想。人们为了纪念这位爱国诗人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吃粽子和赛龙舟。

在端午节中,最重的路就是划龙舟了,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并且这个活动每个人都是非常的重视。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很多的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祭祀活动。但是到了现在,每个人好像都忘记不了赛龙舟这个项目,而且赛龙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每年都会举行相应的比赛。


在日本也是有端午节的,在日本的平安年代的贵族阶层首先引进了中国的端午节,后来这个节日传入了民间江户时代,端午节的各项要素已经普遍存在,日本民间生活之中。日本的端午节和中国一样,都是吃粽子的。在日语里又叫做茅卷,在日本,人们包粽子不是用糯米,而是用磨碎的米粉,起粽子的形状也与中国的不同,他们习惯用于包锤形粽子。

日本端午节的独特之处是,挂鲤鱼旗,摆武士偶人。在日本,端午节主要是男孩子的节日,三月三是女儿节。所以,每到端午节,有男孩子的家庭要挂出鲤鱼形状的旗子,有一个男孩挂一条,所以从这些鲤鱼旗中就可以看出,这户人家到底有多少个男孩子。

并且在日本的驾照还要摆出相应数量的武士人偶,这也表示了未来他们的孩子就能成为日本的武士,不过最后日本的专家说原始的武士人偶可能会用来转移污秽和灾难的,大概的意思就是和中国一样为了避免灾难的,中国是悬钟馗像和点雄黄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