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七)商品与货币

第七节商品与货币

一、商品

1.商品的二因素

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叫商品。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二因素或称两种属性,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2.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

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决定的。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两种属性,它是同一劳动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具体劳动是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 它是指特殊的有一定的生产目的、工具、劳动对象、劳动方法和劳动结果的有用劳动。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反映人与自然的关系。抽象劳动是撇开劳动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即人的脑力、体力等在生产过程中的消耗。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3.商品的价值量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商品中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的,面劳动量是用劳动时间来街量的。街量商品价值量的劳动时间不是个别劳动时间,而是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 要劳动时间。

二、货币

1.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它同其他商品一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作为一般等价物,它直接体现社会劳动,专门用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 是财富的一般代表, 所以又是同其他商品相区别的一种特殊商品。货币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

2.货币的职能

货币有五种职能,即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的两种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人大小的尺度。

(2)流通手段又叫购买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是商品流通。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须是现实的货币。

(3)贮藏手段是指货币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有退出流通,贮藏起来的职能。

(4)支付手段是指货币用来清偿债务或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的职能。支付手段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同赊账买卖联系在一起的。

(5)世界货币是指货币在国际市场上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职能。只有黄金、白银等有价值的货币商品,才能充当世界货币。

3.货币流通规律

-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取决于三个因素,即进入流通的商品数量(待售商品数量)、商品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的流通速度(次数)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一定时期内流通中所需的货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4.价值规律的内容

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这一规律的基本内容和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为基础,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价值规律的作用是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来实现的。

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作用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自发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生产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即资源的配置。(2)刺激生产技术的改进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3)造成商品生产者两极分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