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2個朝代,都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令人痛惜

從1840年到1945年,近代中國的這100餘年經歷,帶給了中華民族深重的災難,致使中國從數千年的泱泱天朝上國,成了世界列強眼中人人可得的肥肉,肆意侵擾蹂躪。回顧這100多年,國人無不扼腕嘆息,深為痛心。

歷史上這2個朝代,都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令人痛惜

其實,就在1840年不太遠的以前,中國歷史上的這2個朝代,本有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但由於種種原因就那麼錯失了,令人痛惜。這2個朝代,不是經濟繁榮、國力強盛的唐朝,也不是擁有全球最強軍隊的元朝,而是離我們最近的2個封建王朝:明和清。

歷史上這2個朝代,都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令人痛惜

眾所周知,明朝被史學家們稱為中國歷史上最有爭議的朝代之一。明朝16個皇帝,一半殘暴嚴苛,一半不務正業,只有明英宗和明孝宗還略微靠譜,以致到了崇禎後期10萬清兵便橫掃天下,將大好河山奪了去。

歷史上這2個朝代,都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令人痛惜

但如果換一個角度去看,在明朝的276年曆史上,有那麼一小段時間,它還是十分強悍的。永樂年間,中國的航海技術獨步天下,明成祖令內官監太監鄭和,在28年間7下西洋,開拓航路,威震太平洋和印度洋,使中國成為了海上的絕對霸主。當時,鄭和下西洋時,使用的戰船噸位達到了1500噸,在世界範圍內絕無僅有,令海上諸國望而生畏,紛紛稱臣獻金。

歷史上這2個朝代,都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令人痛惜

可惜,朱棣的思想太過於保守,鄭和又太過於寬厚,這支足以稱霸世界的艦隊,只滿足於自給自足,並沒有將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成果,為中國的海上貿易擴疆拓域,帶回巨大的商業利益。後來,明朝居然又頒佈了禁海令,更是自縛手腳,扼殺了本可以十分繁榮的海上貿易,以及建設發展全球最強大海軍,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從此以後,中國原本領先世界的航海業,一蹶不振。

歷史上這2個朝代,都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令人痛惜

明朝滅亡後,清朝建立。初期,清朝皇帝們十分注重吸取明朝滅亡的教訓,勵精圖治,一度出現了康乾盛世的繁榮局面,國力和軍力都空間強大。據《世界經濟千年統計》和《世界歷史統計》統計,康乾盛世期間,清朝GDP佔全球GDP的32%,是世界上其他各國望塵莫及的高度。可惜的是,封建帝王的侷限性限制了他們的想象力,與成為全球霸主相比,皇帝們顯然更看重自己的江山是否安穩。

歷史上這2個朝代,都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令人痛惜

於是,清朝延續了明朝禁海的舉措,閉關鎖關,固步自封,沉醉在過去天朝上國的美夢中不肯醒來,再次錯失了成為全球霸主的機會,被不斷飛速發展的世界列強很快趕超。1840年以前,清朝的GDP仍在全球名列前茅,但封建統治的腐朽和科技的落後,卻成了致命的硬傷,結果被列強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大門,造就了中國歷史上最悲慘的100年,令人既痛心又惋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