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人工智能病毒?

小小極客迷

很多人還記得2007年左右大範圍流行的熊貓燒香病毒,這款病毒以自動傳播、自動感染硬盤以及強大的破壞能力引發國人的恐慌,被感染用戶系統中所有.exe可執行文件全部被改成熊貓舉著三根香的模樣。

事實上,熊貓燒香病毒是一種蠕蟲病毒,是常見的計算機病毒。只要用戶及時下載更新殺毒軟件,進行病毒查殺,或者一些殺毒軟件推出的專殺工具,就可以對熊貓燒香病毒進行查殺。

而到了人工智能時代,會不會有人工智能的病毒呢?病毒會不會跟殺毒軟件“鬥智鬥勇”呢?人工智能病毒會不會不斷自我學習“反殺毒”能力呢?這是值得關注的問題,這方面的研究還處於初級階段。

反殺毒(Anti virus killing),病毒軟件對抗殺毒軟件以及檢測工具掃描的機制。通過偵測殺毒軟件,確定關閉甚至刪除殺毒軟件以及檢測工具的策略。一般用戶很難判斷他們藏在哪裡,做了些什麼。而這時殺毒軟件以及安全工具確普遍無法運行。

有專家分析認為,人工智能技術會讓網絡犯罪活動變得更加容易,比如針對資產和數據的勒索現象——支付贖金才能恢復聯機的設備。在2017年5月爆發的WannaCry蠕蟲式勒索病毒就印證了這一點,當時由不發分子利用NSA洩露的危險漏洞進行傳播,形成全球性的互聯網災難。而被該勒索軟件入侵之後,用戶系統的照片、圖片、文檔等都會被加密,同時桌面上會彈出勒索對話框,要求用戶支付比特幣贖金。

但是,WannaCry還是蠕蟲式的計算機病毒,未來的人工智能病毒是什麼樣子的呢?根據人工智能“自我學習”的特點,人工智呢病毒或許可以通過篡改信息繞過惡意軟件的檢測算法,使得檢測算法無法發現病毒。人工智能病毒可能學會“欺騙”、“對抗”、“躲避”,掌握複雜和靈活的對抗樣本,讓殺毒軟件成為“紙老虎”。

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技術一樣,是一把雙刃劍,在好人手裡能幫助人,在壞人手裡就能殺人。粉絲們,你如何看待人工智能的兩面性??

(歡迎點評、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