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50+的分數就是這樣得來的!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50+的分數就是這樣得來的!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50+的分數就是這樣得來的!

一、關於任務驅動型作文題的認識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是2015年高考語文作文新出現的題型。旨在著重考查閱讀能力、寫作能力,特別是思維能力。

要求學生讀懂材料,在讀懂的基礎上按照任務指令作文,所以審題時的閱讀能力和領悟能力要求較高。所以從能力劃分角度看,作文題型可分為闡釋型作文和任務驅動型作文。

與以往傳統作文不同的是,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具有一定的封閉性。寫作目的、要求,更加明確、單一。考生在真實的情境中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

如全國一卷要求考生給“女兒舉報”事件相關方寫信來入情入理地談問題、講道理,全國二卷要求考生在深入思考“當代風采人物”推選標準的基礎上優中選優,都會引導考生就一個具體明確的要求來寫作,從而更有效地規避套作和宿構,實現寫作能力在應用層面的考查。

這種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更能貼近社會生活;注重材料的啟發和引導作用,更能體現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任務驅動型材料作文在角度、立意、文體和標題等方面,給考生留出更大的自主選擇空間。

二、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的解題思路

1、體式驅動——寫成議論文

2、內容驅動----內容的規定

3、思維驅動----爭議的焦點

4、對象驅動----對以上事情你怎麼看

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分為兩部分,閱讀材料審題和任務寫作部分。要注意:

(一)閱讀材料並要讀懂材料。我們只有在掌握材料的範圍、含意後才能進行寫作,所以第一步閱讀非常重要;

(二)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要求考生去發表議論的主題,往往就是材料要揭示的某種主題。所以,考生可以從命題者給出的論題裡找到中心詞,關鍵語句,防止離題。

(三)往往這樣的命題材料不止一個,所以要仔細分析材料間的異同,為寫作做好準備。

(四)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既然是先“讀”後“寫”,是讀後有感而發,那麼,“讀的內容”和“感的內容”要有機地聯繫起來,開頭要引述材料,後面要針對材料,聯繫寫作任務而寫作。

(五)就材料的範圍而言、就寫作任務而言是就事論事;就材料含意、行文中說理論證而言是就事論理。說理就是思辨,就要比較辨析,就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六)寫作任務是什麼?一定分析透徹,否則累死也無功。

三、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的應對策略

1.在閱讀中培養感悟能力。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要對材料進行分析理解,要求考生要理解材料,把握材料的主旨。因此,考生在平時的閱讀訓練中要有意識地去概括文章的內容要點或中心思想。提高認識能力。

2.擴大閱讀面,積累素材。除了課程內的閱讀,考生在平時要多閱讀,尤其是要多讀報,要多關注一些時事話題,如環保、教育、娛樂、科技等。而且,一般讀了以後多少會有些感悟,那麼一旦在寫作中真的碰到這類題材,由這個材料引發議論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在備考時,考生也可以把平時所做的閱讀理解作為很好的素材庫並積累一些相關話題。

3.培養理性思維。考生在上課時要積極參加各類話題的討論、辯論等,在課間休息、茶餘飯後、睡前閒聊等時間也要多與身邊的人交流思想,對發生在身邊的事情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觀點。同時也要留意他人對同一事物的看法。這樣,評論就能做到有理有據,寫作起來水到渠成。

4.進行大運動量的寫作練習。俗話說,熟能生巧。只有經過不斷的練習,才能培養出良好的寫作習慣,流暢的表達能力。也只有這樣,才能做到“下筆如有神”。特別要多寫時評。

5.勤練書寫,保證卷面整潔。考生一定要養成書寫整潔的習慣,給人以美好的第一印象。

四、任務驅動型作文寫作六法

1、析材料 2、論危害 3、挖根源 4、提辦法 5、聯現實 6、作結論(作呼告) 常用結構模式:

引簡潔(簡引材料、提出觀點、褒貶分明)

議充分(正反對比、假設因果、點面層進)

聯緊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闡明意義)

結點題(尋找對策、倡議勸勉、呼籲號召)

為幫助大家進一步理解,下面以2015年全國I卷(廣東2016年高考使用)語文作文為例。

舉例:2015年全國Ⅰ卷作文分析

【一、作文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60分)

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完成寫作任務。明確收信人,統一以“明華”為寫信人,不得洩露個人信息。

【二、審題:抓對象法和關鍵詞句法】

高考語文任務驅動型作文50+的分數就是這樣得來的!

【三、審題立意(角度分析)】

1、小陳訟親——文化價值分析

從倫理角度來說,算是不孝行為,不合古已有之的“親親相隱”的文化傳統,這是一方面;

從法律角度,又算正確之舉,對父親實施的是終級關愛。前者重“情”,後者“理”“情”兼具。

2、老陳違規成性——社會影響分析

從法律角度來講,老陳交規意識淡薄,生命責任意識不強。這樣的人,在社會中大有人在。安全重於天,生命高於一切,一個人不再屬於他本人,聯繫著家庭與社會。安全自己的同時,也是安全別人,既是幸福自己的家庭,也是和諧整個社會。

3、警方執法——社會價值分析

從法律角度,警方查實、教育、處罰,這一系列工作都是分內之責,沒有錯;

只是公開這起舉報,則值得思索,應該人性執法,保護隱私。這樣才能減少矛盾,和諧社會。

4、網友及更多民眾的討論——社會價值分析

5、媒體報道——思想價值分析

媒體,是社會正向思想的傳播者,對社會新聞,不僅是報道,還需要引導,體現正向思想的力量。

要警惕炒作、煽動甚至推波助瀾,傳遞負面的東西。

【四、立意示例】

(1)給小陳寫信:

(2)給老陳寫信:

愛她,就要堅守法律底線;遵守法律,為孩子撐起一片愛的晴空;

(3)給警方寫信:

運用網絡社交媒體傳播正能量;自媒體時代更需重視隱私保護。

(4)給網民寫信:

客觀看待網絡事件;理性發聲。

【五、本材料中體現的作文特點】

一、作文材料關注社會和生活

二、任務驅動

1、對於以上事情,你怎麼看?

2、請給小陳、老陳或其他相關方寫一封信

3、表明你的態度,闡述你的看法。

4 、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完成寫作任務

三、真實情境,就事論理,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應用性寫作)

四、說理要在真實的情境中(圍繞任務)辨析關鍵概念,在多維度的比較中說理論證。

五、文明交流,呼應他說,包容異見。

2015年高考作文範文

【範文一】

致小陳的一封信:有一種愛可能無須別人的理解

小陳:

你好,我叫明華,看到有關你的新聞後深有感觸。很慚愧,像你父親一樣,我以前開車時也有接聽和撥打電話的陋習,受你愛父之心和此舉的感動,以後一定會改掉。想起前幾天,我的孩子批評我吃飯時還在刷手機,內心也無比溫暖。謹以此信向你表達支持與敬意。

你的行為贏得了多數人的支持,也有少數人質疑和反對——你要寬容這種七嘴八舌的雜音,這就是輿論,當有關你的新聞變成一個大眾傳播事件後,很多評論就跟 你、跟事件本身無關了,你不要被這些爭議所幹擾,不要被“舉報父親”這個渲染性標籤壓得喘不過氣來,堅信自己是以這種父親能接受的方式表達對父親的愛。我 知道,你這樣做,絕不是“吾愛吾父,吾更愛原則”——而就是純粹的愛父親,以這種讓父親記憶深刻的方式改掉陋習。這種愛,只要父親能夠理解就足夠了,無須 別人的理解。 

而這一切,與你的需要沒有關係。作為一個曾一直努力想讓父親改掉抽菸習慣的我知道,作為女兒的你,要的只是父親能改掉這個開車陋習,要的是父親免於被這 種陋習所傷害,要的是開車的父親平平安安回到家中和你一起吃晚餐。從新聞看,你的目的已經達到,父親老陳後來領悟到“覺得女兒確實說的很有道理,她是在對 家人的生命負責,也是對家人愛的一種體現”。——父親理解了你的良苦用心,讀到了你的愛,那就足夠了。

不要被“親親相隱”之類的偽倫理討論所誤導,那是鍵盤俠牽強附會的亂闡釋,這不是會讓父親受到嚴懲的告密,而是一種提起注意的警示方式。也不要被“大義 滅親”之類的高調讚美所迷惑,這是把你和父親對立起來的高級黑。這不是什麼“大義”,就是純粹而可愛的愛父之心,你“滅”掉的也不是親情,而是父親的陋 習。能意識到開車打手機的交通陋習,是原則;能在一再勸說無效後堅持用其他方式去影響,是韌性;能在窮盡各種方式後想到報警,是可愛和智慧;最終贏得了你 父親的理解,是完美的佳話。

小陳,這一次事件你可能已經感受到了輿論的多元與複雜,當你走向社會,會更多接觸到這種輿論生態,請堅守自己強大的內心,堅守自己內心崇高的愛與原則。

此致敬禮!

明華

2015.6.7

【範文二】

(滿分作文)

小時候我們受過很多有關“家書”的教育,有詩詞有電影有書報有歌曲,形式各異,深入人心大抵是因為愛在其間。今天借小陳你舉報老陳的事給你寫信,並非為了抒發親情,也不是探討“坑爹”,反而是想深入“傳遞”,即“互聯網+”時代,愛的傳播、溝通和表達。

你是個大學生,父親總在高速路上開車時接電話,家人屢勸不改。迫於無奈,更是出於生命安全的考慮,你通過微博私信向警方舉報了自己的父親。警方查實後,依法對老陳進行了教育和處罰,並將這起舉報發在官方微博上。

對於親情,我們都不是局外人和旁觀者,尤其是瑣碎日常中的菜籃子、米缸油缸醬缸醋缸……如何在傳統的溝通中重構表達,抵達愛的路徑,確實是一門藝術。

馬克思幾百年前說:“家庭是社會的細胞,沒什麼大事卻比什麼都重要。”到了當下,愛的教育並不缺乏,但切莫將愛的傳承和表達侷限於“局域網”的一隅。愛 的“雞毛信”當用則用,畢竟雞飛蛋打一地雞毛的家庭生活真的不符合現代社會組織的和諧發展。譬如小陳你可以給老陳買個藍牙耳機,或者陪老陳看場主題思想為 “聽人勸吃飽飯”的電影,說不定效果也不亞於“雞毛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