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店成功上市,將給行業帶來什麼?

趣店成功上市,將給行業帶來什麼?

趣店的上市,將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影響——現金貸為更多用戶所熟知;同時,現金貸行業的風控能力、規範化程度在接下來勢必會提升,這既是基於外部監管的因素,也是行業內差異化競爭和構築護城河的必然結果。

全文3000字,讀完約需要4分鐘哈。

趣店的IPO無疑是成功的。

10月18日晚,趣店成功登陸紐交所,成為繼宜人貸、信而富之後第三家在美國上市的互金公司。

這一次的成功來得迅速而猛烈——從創辦到上市只用了三年半時間;開盤即大漲43%,市值一度衝到了117億美元,超過了新浪、搜狐,遠超宜人貸和信而富,以及中國眾多傳統的城市商業銀行、農商行。

不過,對於趣店和現金貸的爭論並未停止,趣店的身後有一長排的業內同行在觀望,跟進,等待。

趣店的上市將為整個行業帶來什麼?中國的科技金融公司將走向何方?

1、趣店上市將帶動現金貸行業進入快速跑道

趣店的成功上市,無疑給現金貸行業打了一支強心針。

趣店的主要業務模式是小額現金貸和消費分期兩個產品。趣店在招股書中稱,趣店是“中國最大的在線小額現金貸款平臺”,2017年上半年淨利潤近10億元人民幣。

2017年被稱為“現金貸上市年”。有媒體報道,目前有近20家現金貸或現金貸產業鏈公司在籌備上市。而趣店的成功上市以及上市後股價暴漲,被認為是“資本市場接受現金貸模式的重要標誌”。

趣店成功上市,將給行業帶來什麼?

根據網貸之家的估測,目前整個現金貸行業的規模約在6000億元到10000億元。現金貸利潤豐厚,進入門檻不高,從業者的激情很容易被點燃。

趣店的上市,必然促使同行加快走向資本市場。畢竟,同一個賽道,所能容納的巨頭是有限的,要麼加快速度成為頭部的幾家,要麼就面臨被碾壓或吞併的命運。

隨著競爭的加劇,尤其是趣店作為獨角獸站穩行業老大的位置,上萬家平臺必然面臨激烈的淘汰賽,跑得慢、適應性差的很快會被洗牌出局。

據報道,目前,現金貸行業已經出現了搶資金、搶流量、搶人才、搶速度的“萬團大戰”。

比如,為了獲客,現金貸平臺正在不斷挖掘新場景,比如網絡小說、彩票、遊戲、視頻直播等,以及平臺之間互推導流。有業內人士稱,隨著競爭越來越激烈,流量成本越來越高,“預計明年,流量成本還將翻一倍,獲客成本高達三四百元”。

現金貸行業正爆發人才爭奪戰。據一本財經報道,“現金貸公司正在到處挖人,急速搭建團隊,有公司為挖人,開出的條件是無論對方之前薪酬多高,直接翻倍。有上市公司甚至直接挖了廣東一個現金貸團隊,中層以上直接打包帶走。”

搶資金方面,由於現金貸業務急速擴張,對資金的渴求也在增強。每個公司都有專門尋找資金的部門。有一些現金貸公司為了獲得穩定的資金,開始自建或者收購P2P平臺。

總體來看,眼下正是現金貸行業爆發的節點,這把火因為趣店的上市而被點燃。

2、現金貸業務將受到更多關注,全行業風控能力、規範水平勢必提升

趣店在遞交上市申請後,曾引發媒體對現金貸模式的激烈爭論。

現金貸模式展現出了強勁的盈利能力,但人們擔心政策的強監管可能隨時降臨。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趣店的上市,將對整個行業的發展帶來影響——現金貸為更多用戶所熟知,會有更快的業務成長;同時,現金貸行業的風控能力、規範化程度在接下來勢必會提升,這既是基於外部監管的因素,也是行業內差異化競爭和構築護城河的必然結果。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趣店的上市,讓現金貸前所未有的躥紅,很多從未接觸過現金貸的消費者第一次知道了這種借貸模式。這無疑是一次成功的用戶教育,會有更多消費者去嘗試現金貸。

從行業的長遠健康發展來看,趣店上市勢必會提升行業的風控水平和規範化程度。

任何一個行業在發展初期,必然是泥沙俱下,野蠻生長。當年以滴滴、快的為首的網約車市場,如今以摩拜、ofo為首的共享單車市場,以及更早之前的電商市場、團購市場,都是在打得頭破血流後,留下一到兩家頭部公司成為倖存者和主宰者。

現金貸行業也不例外。眼下上萬家平臺的爭奪廝殺,都是最終的行業大洗牌的前奏。有人想通過資本化、規範化、科技化構築護城河,成為行業領導者;有人想盡快走上資本市場,躋身頭部位置;還有一些想在最後的大洗牌前攫取利潤,隨時準備退場。

沒有懸念的是,行業的洗牌將加速到來。這既是基於外部監管“有形的手”的作用,也是行業內優勝劣汰“無形的手”的必然結果。

比如,利率超過紅線的平臺可能會面臨監管收緊;資金和流量的門檻也會抬升,缺乏資金獲取能力和流量獲取能力的平臺日子將會很艱難。

如果說,趣店上市之前的現金貸市場是粗放型發展,之後要想長期健康的存活就必然要進入精細化管理、創新發展的階段。行業內兼併重組難以避免,小平臺搶抱大腿一定會出現,頭部平臺必將加快上市步伐。

羅敏說,“未來消費貸款的競爭,主要看風控和效率,風控降低壞賬,效率降低成本。”風控和效率,考驗的是平臺的技術能力、創新能力和運營能力。

平臺之間必然會分化,類似趣店這樣有資本支持、流量支持的頭部平臺將更為規範化、科技化和創新化,為行業樹立標準;而對於更多的尾部平臺,達不到行業標準,將被淘汰。

3、中國科技金融公司進入收割期,創新能力受到認可並輸出海外

三四年前開始爆發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公司即將進入集體收割期。

據悉,和信貸、拍拍貸、樂信、量化派、點融網、融360等一大波科技金融公司在籌備上市。

但是這場收割將是什麼規模的收割?資本市場如何對他們定價?與作為前驅的趣店、眾安保險的表現有很大關係。

趣店成功上市,將給行業帶來什麼?

有分析認為,趣店能獲得百億美金的高估值,是因為資本市場逐漸認可了趣店是互聯網公司,而非傳統金融公司。

9月份在香港上市的眾安保險,是由三馬(馬雲、馬化騰、馬明哲)拉動的互聯網保險概念股,9月28日上市後衝到了千億市值。其利潤只是傳統保險巨頭中國人保、中國平安的零頭,但市值卻近乎逼平中國人保。

趣店和眾安保險的高市值都引發了迥然對立的爭論,有人認為物有所值,有人認為虛火太盛。

估值之爭背後的核心邏輯是,該用什麼標準來衡量趣店和眾安們,他們該被視為金融或保險公司,還是互聯網公司?

一致的是,趣店和眾安都強調自身的數據能力和技術屬性。趣店在美國證監會提交的招股文件採用了“a data technology empowered credit provider”(數據科技賦能的信貸提供商)的市場定位;眾安不斷宣講的幾個關鍵詞是“交互體驗、數據獲取、差異化定價、年輕用戶群體”等。

羅敏在接受採訪時說,金融公司估值低,科技公司估值高,因為金融公司是用自己的錢,風險高;科技公司是撮合,用別人的錢,風險低。他說,“趣店是科技公司,是平臺,是撮合。”

互聯網觀察者尹生認為,趣店和眾安目前都被看做互聯網公司而被估值的,因此影響他們估值走向的關鍵指標包括:

在未來成長為一個擁有可持續性獨立用戶入口的概率有多高?其評估每個用戶和每筆貸款(保單)風險的能力是否具有足夠競爭力?獲取資金的能力如何?設計新產品的能力如何?

總結起來,還是落腳到流量、資金、獲客能力、技術能力和創新能力上。

趣店上市之後,融到的資金和聚集的眼球效應,能否轉化為更強勁的技術能力、風控能力、盈利能力和創新能力,將是資本市場密切關注的事項。這不僅影響到趣店自身的市值,還將影響到趣店身後一長排待價而沽的同行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