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務總局繼續對涉稅違法案件保持高壓態勢

國家稅務總局在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透露,今年一季度,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共檢查虛開和騙稅企業9271戶,認定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可抵扣憑證121萬份。截至今年一季度,全國各級稅務機關已累計公佈8614件“黑名單”案件,其中,1090戶“黑名單”當事人主動繳清稅款、滯納金和罰款後被撤出。

“2017年全國稅務機關共檢查涉嫌騙稅和虛開企業6.86萬戶、認定虛開和接受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及其他可抵扣憑證584.23萬份,成功查處了一批重大案件,並集中開展了部分區域和行業性專項整治。”稅務總局稽查局副局長於海春表示,今年稅務部門繼續保持打擊虛開和騙稅的高壓態勢,堅持力度不減、勁頭不松、節奏不緩,已初步顯現成效。

據介紹,在對“黑名單”當事人實施聯合懲戒方面,全國各級稅務機關累計向相關部門推送聯合懲戒信息9.43萬戶次。公安部門已配合稅務機關辦理阻止欠稅人出境邊控信息1566人次;有5956名“黑名單”當事人被工商部門、市場監督管理部門限制擔任企業的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及經理職務;有6405戶“黑名單”當事人被限制融資授信。此外,還有8萬餘戶“黑名單”當事人在取得政府供應土地、參加政府採購活動等方面被採取限制性措施。

“應該看到,當前虛開和騙稅仍然呈現出多發高發態勢,違法犯罪手段不斷出現新情況和新特點,嚴重破壞了正常的經濟稅收秩序,必須出重拳、亮利劍,毫不手軟地對虛開騙稅行為實施嚴厲打擊。”於海春說,稅務總局、公安部、海關總署和中國人民銀行等四部門將進一步加大打擊虛開和出口騙稅力度,發揮部門優勢增強打擊合力,聚焦在打擊目標和重點上突出一個“準”字、在打擊措施和力度上突出一股“狠”勁,利用大數據選案提升精準打擊水平,集中優勢資源打擊團伙作案,實施區域聯動打擊跨區域違法犯罪,營造全社會協稅護稅、共同防範虛開騙稅違法行為的良好氛圍。

稅務總局納稅服務司司長孫玉山介紹,今年,稅務部門會進一步擴大納稅信用評價範圍,將新設立的企業、評價年度內無生產經營業務收入的企業和適用企業所得稅核定徵收辦法的企業納入評價範圍,並且在原有A、B、C、D四級的基礎上增設M級納稅信用級別。

據瞭解,今年的評價戶數已由2017年的882萬戶增加至2388萬戶,基本上實現了納稅信用評價對企業納稅人的全覆蓋。在參評的擴圍企業中,近九成被評為B級或M級,今後,這些企業不僅可以享受增值稅專用發票網上勾選認證等稅收領域便利措施,還能在申請貸款、參加評選等方面獲得諸多便利,從而在市場競爭中贏得主動。

來自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排除擴圍因素,與2017年同口徑相比,今年A級企業佔比由8.04%上升至10.18%,連續第3年保持穩定增長,B級企業佔比由74.18%上升至75.74%,C級、D級企業佔比則分別由2017年的10.92%、6.86%下降至8.70%、4.81%。這些數據反映出我國納稅守信群體穩步擴大、失信群體逐步縮小,納稅信用總體狀況持續向好。“在褒揚誠信、懲戒失信的大環境下,納稅人誠信自律意識不斷增強,稅法的遵從度得到不斷提升。”孫玉山說。

在發佈會上,稅務總局還公佈了共7起2017年打騙打虛專項行動典型案例:

2017年8月,廈門市國稅局成功查處了廈門琪潤貿易有限公司騙稅案。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

2017年8月,深圳市國稅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查處了“鐵鍬1號”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和騙取出口退稅案,摧毀了以朱某某、黃某某、詹某、江某某等人為首的4個虛開發票團伙和以劉某某為首的騙取出口退稅團伙。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

2017年4月,吉林省松原市國稅局成功查處了扶余市宏興糧貿有限公司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

2017年9月,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國稅局聯合公安機關查處了“3·04”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

2017年12月,大連市國稅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查處了瑞意(大連)進出口有限公司和愛爾美(大連)進出口有限公司騙稅案。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該案依法進行處理。

2017年10月,陝西省寶雞市國稅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查處了寶雞固成商貿有限公司等六戶企業虛開增值稅專用發票案。目前,該案已進入司法程序。

2017年11月,重慶市國稅局聯合公安機關成功查處了重慶科緯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騙稅案。目前,公安機關正在對該案進行依法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