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2.39億存款過半購買理財 之江生物IPO3億募資蹊蹺

該公司引入了較多機構投資者,且曾與中信投資有過利潤對賭安排。目前其並不存在較大資金缺口,但產能利用率僅八成

手握2.39億存款過半購買理財 之江生物IPO3億募資蹊蹺

從希波克拉底提倡用尿液診斷疾病,到體外分子診斷走出實驗室造福全人類,整整花費了2300年。但最近100年間,這場技術革命至少催生了4個諾貝爾化學獎和2個諾貝爾生物醫學獎。相關產業的熱度由此可見一斑。

日前,從事體外分子診斷服務的上海之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下稱“之江生物”)正式發佈招股書擬登陸上交所主板市場。據悉,該公司有意籌資3.34億元用於生產線升級、研發中心建設和營銷服務網絡升級項目。

之江生物曾於2016年登陸新三板,且向易方達新三板尊享1號資產管理計劃等13位機構、自然人股權融資1.3億元。之前的2015年1月以及10月,還分別向中信投資和東方證券以股權融資的方式獲得1億元和9998.5萬元。上述三次募資總額共計3.3億元。

招股書顯示,2014年至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之江生物的銀行存款分別為2816.65萬元、9597.63萬元、9617.86萬元和2.39億元。其中有兩個數據變化頗為引人關注。其一,2015年該公司銀行存款為9597.63萬元,較上年增加2.4倍,這緣於其吸收了外部投資;其二,至2017年上半年,該公司銀行存款達2.39億元(與此番IPO有意籌資3.34億元的距離,不到1億元),佔總資產的比重為40.25%,較2016年末增長了1.5倍。據瞭解,這一巨幅增長,乃公司購買理財產品到期轉入銀行存款所致。

手握2.39億存款過半購買理財 之江生物IPO3億募資蹊蹺

實控人對賭日賺2000萬

目前之江生物的實際控制人為邵俊斌,但並不直接持股,而是通過之江藥業和寧波康飛兩家持股平臺控制公司。

頗為複雜的是,登陸新三板前,之江生物先後進行了8次股權轉讓和11次增資。其中,通過2010年的一次股權轉讓,公司由個人持股全部轉變為機構持股。

招股書顯示,2008年10月18日,三位公司股東邵俊斌、趙洪•N和麻靜明將合計持有的34.07%股權平價轉讓給23位新股東,該公司股東就此增加至26位。2010年12月6日,經過公司股東大會同意,上述26位股東以及新入股的兩位個人股東,又將全部股份平價轉讓給之江藥業以及杭州睿道。至此,之江生物的全部三位股東均為機構投資者,分別是之江藥業、杭州睿道和上海能發。

時間推進到七八年後。截至招股書籤署日,之江藥業和杭州睿道(後改名寧波睿道)分別持有公司44.49%和7.48%的股權,為之江生物第一和第四大股東,它們系公司高管與實際控制人親屬及核心員工等股東的持股平臺。從招股書透露的25名公司股東名單看,前五大股東分別是之江藥業、中信投資、寧波睿道、上海能發以及寧波康飛。

其中,作為第二大股東的中信投資,系在之江生物完成股改登陸新三板的10個月前,突擊進入到之江生物股權結構中。2015年1月17日,寧波美投與股東杭州睿道等五家股東簽署協議,約定以1.43億元的價格受讓公司部分股權。次日,寧波美投又將受讓而來的股權以1.63億元的價格全部轉讓中信投資。

僅僅24小時,寧波美投通過倒手股權即賬面獲利2000萬元。招股書顯示,寧波美投系1月16日突擊註冊成立,股東為邵俊斌及董事會秘書倪衛琴。相關信息顯示,倪衛琴為邵的遠房親屬。

招股書顯示,溢價轉讓系中信投資方面看好公司未來發展。但中信投資和之江生物及相關股東簽署的轉讓協議同時註明,中信投資作為投資人享有利潤保證、最優惠權、回購權等特別權力。

收入單一淨利率下滑

國內體外診斷市場一直較為分散,而之江生物主攻感染性疾病分子診斷方向,其研製出的埃博拉核酸檢測試劑一度被世界衛生組織(WTO)批准納入聯合國官方採購名單。

2014年至2016年以及2017年上半年(下稱“報告期內”),之江生物營業收入分別為1.01億元、1.26億元、1.57億元以及0.84億元;同期扣非後歸母淨利為2967.16萬元、2875.8萬元、3983.23萬元以及1747.46萬元。也就是說,報告期內其扣非後淨利潤率從29.3%下降至20.79%。

從收入來源看,該公司產品較為單一,兩種產品線佔據收入過半比重。

報告期內,以高危型HPV核酸測定為主的婦科類試劑盒的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30.48%、36.14%、39.57%和43.5%;以流感病毒核酸測定為主的呼吸道類試劑盒銷售收入佔比分別為24.66%、24.39%、22.87%和19.74%。

大客戶也是最大欠款方

報告期內,之江生物的銷售費用分別為1794.92萬元,2721.72萬元、3903.99萬元和2527.12萬元;其中市場服務費分別為767.86萬元、1157.29萬元、1660.91萬元和1096.04萬元。2015年和2016年,市場服務費項目增速分別為50.72%和43.52%,增長速度較快。

該公司的第一大客戶為北京五鴻源商貿有限公司,為一家獨立經銷商。報告期內,來自該客戶的收入佔營業收入比重分別為14.77%、13.2%、8.77%和10.49%。但北京五鴻源同時也是應收賬款最大欠款客戶。報告期內其欠款金額分別為1603.54萬元、2628.6萬元、1906.71萬元、1398.8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