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知識:網球為何使用“15”、“30”、“40”這種怪異計分方式?

網球怪異的計分方式

網球運動孕育在法國,誕生在英國。12-13世紀,法國僧侶們為了調劑刻板的教堂生活,經常用手掌擊打一種類似小球的物體,這種“掌球戲”逐漸成為法國宮廷裡的一種消遣娛樂活動。

冷知識:網球為何使用“15”、“30”、“40”這種怪異計分方式?

14世紀中葉,這種遊戲傳入英國,英國人將遊戲用球稱為“Tennis”,並流傳下來。15世紀,這種遊戲改為用拍板打球,並出現了一種用羊皮製作拍面的橢圓形球拍。1873年,英國人溫菲爾德在羽毛球運動的啟示下,發明了現代網球運動。

網球比賽採取4分球為1局,6局為1盤, 3盤2勝或5盤3勝制。

和其他體育項目的計分方式不同,網球中得1分被計為“15分”,2分計為“30分”,3分計為“40分”。

為什麼會出現如此怪異的計分規則呢?

原來,最初的網球運動誕生時,人們為了計分方便,用可以撥動的時鐘來計分,得1分就將時鐘轉動1/4,也就是15分(一刻鐘),得2分就將時鐘撥至30分。這便是“15分”、“30分”的由來。

也有人認為這種計分方式與六分儀(用來測定太陽或其他天體與海平線或地平線的夾角的光學儀器)有關,因為15°、30°、45°、60°(六分儀的刻度弧為圓周的1/6)是六分儀上的幾個重要刻度。

至於“40分”,更讓人難以理解,它並不是15的倍數。在英文中,“15分”唸作“fifteen”,為雙音節,而“30分”唸作“thirty”,也是雙音節,“45分”唸作“forty-five”,變成了三個音節,讀起來有點拗口。

據說,當初裁判員為了報分方便,就把它改為雙音節的“40分”(forty)了。

未來人會擁有機器人僕人或朋友嗎?

有一個有趣的事實是,即使一隻小小的蒼蠅都比現代最高級的機器人先進。這是怎麼回事?

冷知識:網球為何使用“15”、“30”、“40”這種怪異計分方式?

蒼蠅的大腦可比現代電腦要小很多,因此,技術人員正面臨著不斷研製出更小巧的機器人的挑戰。美國有個叫“赫伯特”的機器人,它的大腦由電腦組成,它非常擅長清洗和處理空飲料罐。

但它沒有記憶,比如說它不知道自己都去過哪裡,也不能獨立計劃自己的工作。不過,也用不著做到這些,它只需要知道飲料罐的外形和應該對其如何處理。

我們再回到蒼蠅身上。蒼蠅只有少數腦細胞,它們沒有地方保存經驗和學習新的東西。它們的大腦只包含簡單的覓食指令和其他對生存十分重要的指令,比如說躲避敵人。

不過,打過蒼蠅的人都知道蒼蠅的反應有多麼靈敏。由此可見,也許最有用的家庭機器人也應該是構造簡單的,這樣它們不但製造成本較低,而且能成為可移動的傢俱。

機器老鼠可以進入房間的任何角落打掃灰塵和汙漬,機器手臂能伸到屋外擦洗玻璃。智能房屋控制中心會時刻監控著它們,一旦住戶離開房屋,它就會讓機器人開始工作。

在室外,小型機器人也大有用處,清理雜草的任務完全可以交給它們。小型機器人還適合做玩具,它們能自己活動,能看能聽,並且會說話。也許許多孩子會喜歡有一定智能的“機器人朋友”,會和它們一起玩耍。生日那天,他們收到的禮物將可能是一張能儲存各種程序的塑料卡片,可以直接插到機器人朋友身上。

這類卡片能讓機器人朋友成為知識淵博的古生物學家、歷史學家、探險家等,這樣,孩子和它們之間永遠不會缺少話題。

當孩子對某個事物失去興趣時,只需要換一張新的卡片,機器人朋友就能獲得新的知識。外形和人類相似的機器人叫做類人機器人,它們不一定非要和人類完全一樣,它們有兩條腿、兩隻胳膊和一個頭就夠了。

但是科學家雄心勃勃地想要研製出完全和人類外形一樣的機器人,這種機器人叫做科幻機器人。它們不一定由金屬製成,可能它們也有著和人類一樣的皮膚,並且擁有人造血液和各種人造器官。

到那時將很難區分科幻機器人和普通人。也許智能科幻機器人將是未來人的僕人,由它們來掌管家裡的一切事物,消除火情和維修水管、電路等。人們還可以和科幻機器人交談,甚至和前面提到的機器人朋友一樣,人們可以隨意選擇不同性格的科幻機器人做僕人。

對於那些沒有傾訴對象的人來說,科幻機器人會是一個很好的夥伴。

關於羽毛球起源的幾種說法

羽毛球是世界性體育項目之一,關於它的起源,說法不一。有人認為,羽毛球與中國古代的“板羽球”、“打手毽”等遊戲有關。

冷知識:網球為何使用“15”、“30”、“40”這種怪異計分方式?

板羽球也稱為毽球,如今這種古老的遊戲在中國貴州苗族民間依然流行。它是用木板拍打一個裝飾球,遊戲方式和規則與現代的羽毛球運動類似。也有學者考證,羽毛球最早出現在14-15世紀時的日本。

據說,當時的球是用櫻桃核插上羽毛製成的,兩人用木質球拍來回擊球。由於櫻桃核材質的球飛行速度太快,導致球的羽毛極易受損,再加上球的造價太高,所以這項運動流行了一陣子就消失了。

還有一種說法認為,大約在18世紀時,印度出現了一種與日本的櫻桃核羽毛球類似的遊戲。球是用絨線編織成球形,中間插羽毛製成的,看起來很像中國的毽子。玩法也是兩人手執木質球拍來回擊球。

現代羽毛球運動大約在1800年左右誕生於英國,據說是由網球派生而來。1870年,出現了用羽毛、軟木做的羽毛球和穿弦的球拍。

1893年,英國羽毛球協會成立,重新修訂和統一了之前羽毛球比賽的規則,並於1899年舉辦了舉世聞名的全英羽毛球錦標賽。1934年,國際羽毛球聯合會成立,總部設在倫敦。1992年,在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羽毛球成為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籃球之父”—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

1891年,在馬薩諸塞州一所學校任教的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為了讓因寒冷而變得懶散的學生們在漫長的冬季保持健康的體魄,從當地兒童的遊戲中得到啟發,發明了一種室內遊戲。

這種遊戲中,奈史密斯把兩個盛桃子的籃筐作為球籃,用鐵絲網做擋板,用足球為比賽用球。他還根據當時流行的棒球、足球、橄欖球、曲棍球等球類項目的特點,制訂出13條遊戲規則。當時人們稱這種遊戲為“奈史密斯球”或“筐球”。後來,奈史密斯和同事們經過反覆的商量,才將這種遊戲命名為“籃球”。

冷知識:網球為何使用“15”、“30”、“40”這種怪異計分方式?

奈史密斯也就成了“現代籃球之父”

最初,籃球比賽沒有場地大小和人數的限制,只要雙方人數相等即可。比賽開始,雙方隊員分別站在兩端線外,在裁判員向球場中央拋球后,雙方隊員立即衝進場內搶球,並盡力將球投進對方的籃筐。

根據規定,球員在接到隊友傳球時不可以再移動,場上最初的運球就是通過球員之間這樣來回傳球實現的。桃筐是有底的,球投入籃筐以後,必須有人登上專設的梯子將球從籃筐取出。據說第一場比賽非常“成功”,學生們打了整整一堂課的籃球,最終以1∶0的比分結束了比賽。

從此學生們上體育課再也不遲到了。隨著場地設施的不斷改進,籃筐取消了筐底,並用鐵圈代替桃籃,用木板製成擋板,場地劃上了中線、中圈和罰球線,比賽改由中場跳球開始。場上比賽隊員也固定為每隊9人,有了後衛、中鋒、前鋒等位置之分。

1908年,美國製定了全國統一的籃球規則。事實上,從奈史密斯的13條規則開始一直到今天,籃球比賽的規則被不斷修改和完善。籃球發明之後,迅速傳遍整個美國,並逐漸發展成為一項世界性的運動項目。1932年,籃球被列入奧運會正式比賽項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