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今日上午,完美世界發佈公告稱,將與Valve合作推出“Steam中國”項目,積極促成Steam中國的上線、推廣及遊戲產品的引進。Steam全球其他已有的運營與服務不受影響。目前,Steam中國的上線時間還未確定。

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這一消息在微博等社交平臺上被瘋狂刷屏。Steam中國版是意外,完美世界運營同樣是意外。

一、Steam中國要來了,不是騰訊、不是網易,而是完美

眾所周知,自《絕地求生》之後,Steam湧入了更多的中國玩家,對於中國市場V社也想要分一杯羹,但是“被牆”依然是懸在Steam頭上的一把利劍。按照國內對於遊戲的標準來說,Steam上諸多遊戲都很難在國內過審。

對於不穩定的中國市場,V社選擇了與國內遊戲廠商合作,推出中國“特供版”Steam來解決這一問題。而出乎意料的是,這一次Steam國內運營商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而是完美世界。“Steam 中國”與“完美世界”放在一起立即在玩家群體中引爆。

據公告顯示,雙方合作協議於6月11日起生效,具體的合作內容及方式包括:

1、完美世界在中國大陸地區建立、運營及推廣 Steam 中國。

3、完美世界負責將 Steam 海外遊戲產品引進至 Steam 中國並進行本地化等相關工作,同時負責推薦及支持中國遊戲產品在 Steam 中國的發行及運營。

值得注意的是,完美在協議公告中表示,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如果遇到市場、政治、競技等不可預計的或不可抗力等因素影響,有可能會導致合同無法履行。這也就意味著Steam中國上線還是存在不可控因素。

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二、但這只是一個開始,“Steam中國”依然面臨諸多困難

完美宣佈與V社合作推出Steam中國無異於一石激起千層浪。而即便Steam中國成功上線,在中國本土勢必將要面臨諸多問題。

首先就是Steam上游戲產品在國內的審核問題。近年,文化部對於海外遊戲的審核愈發嚴格,TapTap因為海外產品無版號問題整改三個月,此外《絕地求生》國服也遲遲未有結果。Steam平臺上的海外產品想要通過審核並非那麼簡單。

由此或將導致Steam中國遊戲商店缺產品的情況,有玩家戲稱,“遊戲庫裡最後可能只有DOTA2和CSGO兩款遊戲。”審核慢、過審難,Steam中國能否在國內有比較好的表現還未可知。或者說,完美自身也無法確認這一可能性。除了上述所言的協議履行風險之外,完美在公告裡也表示,“本協議的履行尚需一定的時間,預計對公司本年度經營成果無重大影響。”

此外,國外的部分大作內含血跡、暴力等相關元素,這些都可能導致在國內沒辦法正常上線。正如完美在公告裡所言,完美世界將負責Steam海外產品的本地化工作,這樣一來即便遊戲經過漫長的審核再上線,“閹割版”遊戲也並非玩家願意接受的。

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按照玩家的預想,如果能夠如完美世界之前過去代理運營的DOTA2及CSGO一般,玩家可自由選擇國服或者國際服,不對國際服進行鎖區尚可,但最壞的情況可能就是“弄箇中國特供版,屏蔽海外版”。而鎖中國IP之後,玩家可能就要面臨科學上網的問題。

在玩家評論中,基本上對此次合作抱有悲觀的態度,包括遊戲審核後上線、閹割、鎖區等問題不少,但玩家在這次合作中的受益之處卻不多,有玩家表示,“利,就是不會總出現社區進不去的情況。”

雙方合作還未落地,在社交平臺已經出現一片“涼涼”之聲。

三、國內端遊渠道再掀新格局,Steam VS WeGame會怎麼上演?

而在這次完美與V社的合作之中,WeGame與Steam之間的陳年往事再次被翻出。價格戰、國際服鎖區的事情,WeGame做了不少。如今,Steam中國版上線,產品之間的爭搶戰可能會更加精彩。

國內的PC遊戲市場還是非常可觀的。SteamSpy數據顯示,2018年年初,Steam平臺中國活躍用戶數已經突破4000萬,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此外,在遊戲時長上也是位列第一。雖然在消費額上還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廣大用戶數量具有很高的付費潛力。國內玩家對於PC遊戲的需求很大,而且在國內仍然未被滿足,這也是騰訊著重打造PC遊戲分發平臺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去年9月1日,WeGame正式上線,對標的便是Steam。如今,Steam還是海外最大的PC遊戲分發平臺,而WeGame從Steam手上搶到的份額不算多。目前WeGame平臺內的遊戲數量僅218款,其中單機遊戲120款(還包括不少DLC),而據第三方統計機構SteamSpy統計,Steam去年上架的遊戲超過7600款,二者不在一個量級。

相對應的是,如今Steam進入中國最大的競爭對手也是WeGame,國內PC遊戲渠道之爭或許就要拉開帷幕。

Steam中國也會面臨WeGame上線初的一系列問題,包括審核、產品短缺、以及平臺上已有的產品能否吸引更多的玩家用戶。而在國內PC遊戲平臺中,騰訊旗下的WeGame仍然是老大,掌控著更多的流量,國內廠商選擇在Steam中國上線還是WeGame,並不是一個太難的選擇。另外,雖然背靠Steam,但大作的引進還是一個未知數。空有米缸沒有米,Steam中國可能會陷入更加尷尬的境地。

在Steam中國與WeGame未來的競爭中,爆款產品可能是打破平衡的關鍵因素。頭部產品幾乎等同於流量,一款《絕地求生》幫助Steam拿下了更多的中國玩家。如果Steam中國能夠獨佔爆款產品,對於WeGame而言會是個不小的打擊。當然現如今這種騰訊代理《絕地求生》,同時這款產品又登陸Steam平臺的情況,相信以後可能還會出現。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自身也在尋求與國外大廠合作,進行頭部產品綁定,預備搶佔國內PC市場。在上個月的育碧的財報會議上,官方宣佈了《彩虹六號:圍攻》以及其他一些遊戲將交由騰訊在中國區的本地化及再發布。

四、這幾年的完美世界像開了掛?

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不管最終Steam中國版的結局如何,中間還需要走過多少波折坎坷,但現階段來看完美還是邁出了這一步,至少和V社談妥了。而回顧過去幾年的發展,除了騰訊網易兩家巨頭之外,在暢遊、巨人、盛大、西山居等端遊大廠中,發揮最好的或許當屬完美了。

最直觀所能看到的是,完美在遊戲產品輸出上能保持一點的節奏,不會出現斷層,有持續打造爆款的實力。2013年的《神鵰俠侶》和2014年的《神魔大陸》開啟了完美端轉手之旅,此後2016年3月的《射鵰英雄傳3D》、5月的《倚天屠龍記》手遊、8月的《誅仙手遊》、9月的《青雲志》、12月的《最終幻想:覺醒》,多款產品取得傲人的用戶量和流水,陸續不斷地推出爆款。完美在2015年沉寂了一段時間之後,在2016年全面爆發,證明了自己的實力。

而2017年可以說是完美延續優勢的一年。1月的《西遊伏妖篇》、7月的《射鵰英雄傳》手遊、7月的《夢間集》、10月的《輪迴決》等都表現不錯,產品數量下滑的同時,精品成功率大大提升。以及2018年前不久剛上線的《烈火如歌》手遊和《武林外傳官方手遊》都讓人感受到完美作為大廠的魄力。

不是騰訊,也不是網易,“Steam中國”為什麼被完美世界收入囊中

可以說,基本每個季度完美都有拿得出手的產品。而相較於其他端遊大廠,之所以完美這幾年能持續不斷地輸出高品質的產品,在於其對研發的大量投入,以及長期沉澱產品所形成的強大競爭力。至少到目前為止,完美依然將遊戲作為自己的重心,依然腳踏實地地在做產品。

除此之外,除了涵蓋了端遊、手遊、頁遊、主機、VR等多個平臺,完美同時也涉及了海外業務,遊戲出口海外一百多個地區,也在海外二十幾個地區設立分支機構。

長期的潛心積累使得完美在現階段能輕易實現突圍,2017年完美遊戲業務實現收入56.5億元,較上年同比增長20.13%。而在今年6月3日,完美世界還發布公告,宣佈調高2018年上半年的業績預期,調整後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淨利潤為7.2億元—8.3億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25%-23.63%。

看來完美對自己接下來的發展是有較大信心的,畢竟《武林外傳手遊》開服4小時登頂iOS排行榜第一,10小時用戶數破百萬,流水破千萬;《烈火如歌》上線1個月即流水破億;《輪迴決》也受到廣泛關注。而更重要的是,完美接下來還要推出《完美世界手遊》、《神鵰俠侶2》、《新笑傲江湖手遊》等新品,這些同樣是具備強大的IP效應的,再搭配完美的研發實力和騰訊等廠商的發行實力,相信結果也不會差。

而不管是籌備Steam中國還是緊盯遊戲產品成績,完美都展現出和一般北派公司不太一樣的屬性,同時多年深耕研發也促使它逐漸成為了端遊大廠中的佼佼者。至少你能感受到這是一家在做產品的大廠,是一家希望做出遊戲精品的大廠,這在端轉手公司中已經不多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